特种导体材料指的是用于制造超导体的基础性材料,与传统导体相比,特种导体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和新设计,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适用要求更苛刻的场景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消费电子、医疗、通信等领域。特种导体材料产品形态多样,包括圆形、异形,如圆单线、紧压型绞线、圆绞线、中空圆绞线等。按材质分,特种导体主要有镀银导体、镀锡导体、镀镍导体、镀锡导体等,
近年来,随着特种导体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以及下游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医疗、通信等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球特种导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以镀银导体为例,2017年,全球镀银导体市场规模为19.85亿元,2022年这一规模已经超过34亿元。
从国内来看,我国导体材料产业起步较晚,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在导体生产和科研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以及国内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中国导体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1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导体市场,导体行业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此后,随着中国导体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行业逐渐步入成熟阶段,企业纷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特种导体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
新思界发布的
《2023-2028年特种导体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特种导体行业技术、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加之行业逐渐从国防军工领域不断向航空航天、通信、医疗、装备制造等其他领域拓展,中国特种导体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其中镀银导体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6亿多元增长至2022年的12亿元,六年时间将近翻了一番。
目前国内外特种导体厂商数量众多,其中美国和欧洲企业综合竞争实力较强,在全球市场中稳占高端市场,主要企业Fisk、IWG、FSP-one、Nexans、Leoni等。我国特种导体厂商凭借着优良的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品质也在持续提升,主要企业有尚纬股份、神宇股份、金龙羽、晨光电缆、恒丰特导等。
新思界
投资分析师指出,我国特种导体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主要省份有江苏、广东、山东、安徽、浙江等省份。总体来看,我国特种导体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但多数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规模普遍偏小,导致我国特种导体行业面临高端产品研发不足,低端市场产能过剩的问题。未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小企业关停并转,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我国特种导体市场结构性过剩问题将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