ε-己内酯是一种化学式为C6H10O2的化学中间体,外观呈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石油醚,易溶于水、乙醇、苯,加热可变成二聚体或高分子聚酯,易在活泼氢、羧酸、胺、醇、卤化氢、硝酸等化合物催化下进行开环反应。ε-己内酯可广泛用于制备聚己内酯(PLC,又称聚ε-己内酯)、聚己内酯多元醇、聚己内酯聚氨酯、胶粘剂、弹性体、涂料等,市场发展空间较广。
其中聚己内酯是ε-己内酯主要应用场景。聚己内酯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一种,有着优异的生物降解性与生物相容性,可广泛用于医药、3D打印、可降解塑料、纳米纤维纺丝、增塑剂等领域。当前在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带动下,聚己内酯及其原材料ε-己内酯市场需求得以不断增加、规模得以持续扩大。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ε-己内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ε-己内酯市场规模约为1.7亿元。
从生产端来看,ε-己内酯生产方法多样,主要有环己酮氧化合成法、1,6-己二醇液相催化脱氢法、6-羟基己酸分子内缩合法等。其中环己酮氧化合成法是目前工业化生产ε-己内酯的主要方法,是指以环己酮、过氧酸或双氧水为原材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ε-己内酯的方法。
由于ε-己内酯生产对原料的质量、纯度要求较高,且生产过程存在安全控制、纯化组聚等技术难题,因此,长期以来,我国ε-己内酯市场需求一直依赖于进口,严重制约了聚己内酯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德国巴斯夫、日本大赛璐、瑞典柏斯托是全球ε-己内酯主要供货商,市占比超95%。
为打破国际企业垄断,开启国内ε-己内酯市场的国产化进程,我国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此背景下,2016年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建成2000t/aε-己内酯生产线,成为国内首家实现ε-己内酯规模化量产的企业。
此后,国内还有多家企业建成或在建ε-己内酯生产线,例如安徽卓润新型环保材料建成ε-己内酯年产能390t/a生产线、湖南聚仁化工建成ε-己内酯年产能5000t/a生产线、山东吉鲁己内酯在建1000t/aε-己内酯项目、河南中原大化筹建2000t/aε-己内酯项目等。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随着本土企业技术不断升级以及研发进程不断加快,我国ε-己内酯国产化水平有望持续提升,行业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