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中国热塑性聚酰亚胺市场依赖进口 国内发展相对滞后

2023-06-08 15:18      责任编辑:陈晨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中国热塑性聚酰亚胺市场依赖进口 国内发展相对滞后

        热塑性聚酰亚胺(TPI)是主链上含有亚胺环和芳香环、具有链形结构的聚合物。热塑性聚酰亚胺(TPI)具有良好的熔融性能,可采用模压、挤出、注射等常规的塑料成型工艺方法进行加工成型,且在其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交联,因此可以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再次成型。
 
        热塑性聚酰亚胺(TPI)不仅具有比其他耐高温塑料更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在力学、介电性能以及拉伸韧性和尺寸稳定性等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可加工成薄膜、板材、棒材等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机械、汽车、国防等众多尖端科技领域,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且需求增速维持在两位数水平。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热塑性聚酰亚胺(TPI)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报告》,2022年,中国热塑性聚酰亚胺(TPI)市场需求量为514吨,增长率为11.8%。
 
        热塑性聚酰亚胺(TPI)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其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日本等领先国家,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已经研发出第二代TPI(Extem),日本三井公司也开发成功了半结晶性TPI(Aurum)。相比之下,中国针对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仅杭州塑盟特科技有限公司、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君华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具备生产能力,且国产产品性能指标和国外同类产品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市场需求主要依赖进口满足。
 
        热塑性聚酰亚胺(TPI)作为高端材料,当前产品价格较高,仅应用在少数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价格敏感度低的行业,如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较为大量的应用热塑性聚酰亚胺(TPI)材料,汽车、机械、电子电器等行业市场容量虽然较大,但其对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的实际需求量相对有限,市场尚未打开。未来,随着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生产成本及价格的下降,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的应用将不再局限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端领域,而是逐步向汽车、机械、民用电子等领域渗透,其市场需求逐步增长。
 
        中国热塑性聚酰亚胺(TPI)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受制于发展时间较短、技术积累较为薄弱,中国热塑性聚酰亚胺(TPI)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国内市场的热塑性聚酰亚胺(TPI)产品主要由赢创、杜邦、三井化学等外资品牌占据,本土产品市场占比不高。近年来,由于美国封锁和打压国内高技术企业,国内下游企业积极扶持本土供应链发展,逐步开始有意识的推动供应链的国产化,为中国热塑性聚酰亚胺(TPI)本土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关键字: 聚酰亚胺 热塑性 T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