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渣,又称碱白泥,是指工业制碱和碱处理过程中排放的碱性废渣,具体为在氨碱法制碱过程中,原材料氧化钙和氯化钠等经过焙烧、沉淀环节产生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钙、二氧化硫等的副产品。
纯碱是重要化工原料,有“化工之母”称号,在玻璃、化工、冶金、纺织、造纸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当前在其应用领域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国纯碱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目前工业制碱方法主要有天然碱法制碱、氨碱法制碱与联碱法制碱三大类。其中氨碱法和联碱法是国内工业制碱主流技术。
氨碱法制碱是指以食盐、石灰石、氨气为原料制取纯碱的方法,每生产1t纯碱,就会产生约300kg碱渣,当前在国内纯碱产量不断增加背景下,作为其主要副产物之一的碱渣产生量也比较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纯碱产量为2913.3万吨,同比增长3.4%。在此背景下,2021年我国碱渣产生量约为862.7万吨,同比增长3.8%,庞大的碱渣产生量导致国内碱渣处理需求日益攀升。
其中直接处理法仍是当前国内碱渣处理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具有污染严重、利用率低、土地盐渍化现象出现概率高等缺点,已不适应当下化工行业的绿色环保发展趋势;同时,其余方法也有着成本高、收益小、处理量低、工业化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开发更高效环保,适应国内市场发展的碱渣处理方法成为国内碱渣处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2022年2月,国家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提出,探索碱渣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积极推进气化渣高效综合利用,加大规模化利用技术装备开发力度,建设一批气化渣生产胶凝材料等高效利用项目。未来在政策持续利好下,我国碱渣处理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员表示,加快发展碱渣综合利用技术是推动国内碱渣处理行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碱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成分,可用于制造水泥、砌砖、碱渣土等建筑工程材料;碱渣具有胶体性质,可用于生产胶凝材料;碱渣为碱性物质,可用于中和土壤酸碱值;碱渣含有大量活化钙离子,可用于制作植物复合肥。碱渣处理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但目前仍未有大规模应用项目,行业发展还受技术问题制约,未来国内碱渣处理行业仍需加快技术研发进程,行业成长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