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是指运用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物质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应用于船舶领域的复合材料简称为船舶复合材料。目前船舶复合材料种类较为多样,根据基体材料不同,可分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其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船舶复合材料市场主流产品,主要包括纤维增强塑料和玻璃钢等。
与传统材料相比,船舶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特点,可有效提高船体储备浮力与船舶航行速度、满足船舶轻量化需求;具有集成化程度高,在满足船舶结构承载的情况下性能可设计;具有耐腐蚀性能好、可塑性强、无磁性特点,可适应船舶的高盐、高湿、紫外线等特殊工作环境;具有抗老化性能强特点,可有效提升船舶使用期限。
当前在船舶复合材料优势不断凸显以及制备成本不断降低背景下,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展,目前已在游艇、帆船、救助艇、巡逻艇、执法艇、缉私艇等船型中得以广泛应用。而我国作为全球造船大国之一,近年来,在国内造船接单量不断提升背景下,船舶复合材料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规模逐年攀升。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7年船舶复合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船舶复合材料市场需求量已达35.2万吨,同比增长14.7%;市场规模已达81.7亿元,同比增长15.3%。
但与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不相匹的是,当前我国船舶复合材料企业在产品质量、生产技术、产品规格、产品品类以及企业品牌建设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碳纤维、热塑性树脂、玻璃纤维等关键材料仍依赖于进口。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员表示,国内船舶复合材料企业主要有光威复合材料、久美玻璃钢股份、天常复合材料、双一科技股份等。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行业发展以及本土企业加快研发进程背景下,我国船舶复合材料市场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其中在高端碳纤维产品方面,目前本土企业光威复材已实现T1000级碳纤维工程化生产,该项目正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未来随着其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碳纤维市场国产化水平有望不断提升,进而促进船舶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