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复合集流体市场布局企业不断增加 快速量产企业将优先享受市场红利

2022-11-23 11:50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复合集流体市场布局企业不断增加 快速量产企业将优先享受市场红利

  复合集流体是以PET等原料膜作为基膜经过真空镀膜等工艺,将其双面堆积上铜/铝分子的复合材料。区别于传统金属集流体,复合集流体具有三层复合结构,即“金属-高分子材料-金属”,中间层多采用PET、PP、PI等高分子材料。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高速发展,锂电池产量呈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市场对锂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使用寿命等提出了更苛刻要求,为提高锂电池安全性,电极材料、电解液、电池管理系统、复合集流体等成为各大企业关注重点。作为新型电池集流体材料,复合集流体兼顾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体积利用率高等特点,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复合集流体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复合集流体相关研发企业在不断增加,包括ATL、厦门海辰、北方华创、浙江晨宇、金美新材料、万顺新材、宝明科技、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等。目前来看,复合集流体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内尚未出现真正量产企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可快速量产的企业将优先享受市场红利。

  复合箔有助于提升电池安全性及能量密度,是目前市场关注重点,其中又以复合铜箔、复合铝箔为主。在生产工艺方面,复合铜箔以两步法为主,复合铝箔以蒸镀工艺为主。由于生产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制造成本高,复合铜/铝箔产业化进程较缓慢,但随着布局企业增加、相关技术进步,复合铜/铝箔有望于2023年迎来量产。

  在复合集流体产业链中,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基膜和设备供应商,包括日本东丽、帝人、美国3M、东材科技等材料商和美国应材、日本发那科、振华科技、腾胜科技、骄成超声等设备商;产业链下游主要为电池厂商,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海辰新能源等在内的电池厂商均在积极布局复合集流体相关专利。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复合铜箔是最具潜力的复合集流体材料,未来有望逐步替代电解铜箔,但目前受制备技术、设备水平限制,复合铜箔制造成本较高,商业化进程较缓慢。复合集流体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及安全性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在相关企业积极布局下,复合集流体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关键字: 复合集流体 复合铜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