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外观为白色粉末或结晶体,有油性手感。己内酰胺主要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尼龙-6切片),进而加工成工程塑料、塑料薄膜、锦纶纤维等产品,此外己内酰胺在医药中间体、汽车、涂料、电子配件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己内酰胺生产原料涉及到硫酸、双氧水、液氨、环己酮等,在制备工艺上,目前己内酰胺已有多种制备工艺,包括甲苯法、环己酮-羟胺法、环己烷光亚硝化法、氨肟法、HPO法等,其中环己酮-羟胺法是全球主流制备技术,约占全球总产能的68%。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己内酰胺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己内酰胺产能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及北美等地区,其中亚洲产能位居全球第一,约占全球总产能的七成。在亚洲地区,中国又是第一大己内酰胺生产国,目前中国己内酰胺行业产能在57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总产能的62%。
在国内,己内酰胺产能区域分布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中三大地区,以上三大地区合计产能约占总产能的97%。分省市来看,山东、福建、江苏、河北、浙江等地区己内酰胺产能位居国内前列。
中国是己内酰胺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全球主要消费国之一,但由于下游消费场景较单一,尼龙-6切片消费占比超过98%,己内酰胺市场消费增速略低于产能增速,2017-2021年,中国己内酰胺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7%左右。
在国内,己内酰胺生产企业有河南神马、江苏海力、巴陵恒逸、内蒙古庆华、福建申远等。近年来,中国己内酰胺产能增长较快,随着相关在建、拟建项目投产,己内酰胺行业产能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3年,国内己内酰胺行业新增产能将突破110万吨。在进口方面,得益于生产能力提升,中国己内酰胺进口依赖度持续下降,2021年,中国己内酰胺进口量在11万吨左右。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近年来,中国己内酰胺行业产能和消费量均处于增长态势,但消费增速略低于产能增速,在此背景下,中国己内酰胺供应能力持续增强,对外依赖度也有所下降。中国是己内酰胺生产大国,随着相关在建产能释放,中国在全球己内酰胺市场上将掌握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