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我国硅烷偶联剂产量保持平稳增长 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2022-11-11 10:25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硅烷偶联剂又称硅烷处理剂、硅烷底涂剂,是一种兼具疏水性官能团及亲水性官能团的特殊结构低分子有机硅化合物,可用作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化学剂。硅烷偶联剂具有独特物理及化学性能,在增粘剂、密封剂以及表面处理剂等产品中应用广泛。按照构成材料不同,硅烷偶联剂可分为环氧基类硅烷偶联剂、含硫硅烷偶联剂以及氨基类硅烷偶联剂三种。

        硅烷偶联剂行业技术壁垒较高,中间体纯度及品质能够直接影响其性能,但在生产过程中较难把控。目前,全球硅烷偶联剂主要合成方法包括脱卤化氢反应法、直接合成法、格氏试剂法、醇解法以及氢硅加成法等。直接合成法为硅烷偶联剂主流制备方法,指在加热条件下,以铜粉为催化剂,使卤代烃与硅粉直接反应制得成品;格氏试剂法以硅烷和格氏试剂为原材料,再加入有机溶剂制得硅烷偶联剂,该法在实验室中应用较多,不适合规模化生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硅烷偶联剂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功能性硅烷作为重要工业原材料,行业景气度不断提高。我国为全球最大功能性硅烷生产国,产能占据全球近六成。硅烷偶联剂为功能性硅烷主流产品,市场占比达80.0%。在市场需求带动下,我国硅烷偶联剂产量不断增长。2021我国硅烷偶联剂产量达21.6万吨,同比增长16.7%。

        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聚合物与无机物实际粘接强度,主要应用于纺织化学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橡胶制品、电线电缆以及密封胶等领域。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产量不断增长。2021年我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产量达581.2万吨,同比增长13.7%。随着下游行业快速发展,硅烷偶联剂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我国硅烷偶联剂生产企业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南京裕德恒精细化工、江苏晨光偶联剂、东莞宏柏化学等为我国硅烷偶联剂龙头企业。在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硅烷偶联剂行业开始向高品质方向发展。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功能性硅烷代表产品,硅烷偶联剂以其独特性能在众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我国为硅烷偶联剂生产大国,产量长期保持平稳增长趋势。但目前,硅烷偶联剂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本土企业亟需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带动高端产品国产化率不断提高。
关键字: 硅烷处理剂 硅烷偶联剂 硅烷底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