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即1,3-二氮唑,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间位氮原子的五元芳杂环化合物。咪唑外观为白色或浅黄色固体结晶,可溶于水、氯仿、醇、醚等,微溶于苯,极微溶于石油醚。咪唑兼具酸性和碱性,可与强碱形成盐,如苦味酸盐、硝酸盐等。
咪唑分子结构独特,作为一种精细化工原料,咪唑在农药、医药、环氧树脂、涂料、有机合成、橡胶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医药领域,咪唑是双氯苯咪唑、益康唑、酮康唑、克霉唑等咪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主要原料,此外咪唑也可制造人造血浆、支气管哮喘治疗药、低血糖治疗药、防斑疹剂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7年咪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咪唑行业发展态势较好,产品供需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其中2021年,咪唑行业产量增长至6.0千吨以上,需求量约为4.9千吨,市场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同2020年相比增长超过22.2%。
国内咪唑生产企业有江苏康乐佳材料、江西金凯化工、隆固生物科技、山西东金源化工、志诚化工科技等。整体来看,我国咪唑生产企业数量较少,且大多数企业产能较低。咪唑合成工艺多样,包括乙二醛合成法、酒石酸法、腈类合成法、溴乙醛法、邻苯二胺与甲酸环合法等,其中乙二醛合成法、腈类合成法应用较广。
咪唑易于生成衍生物,因此咪唑衍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磺酰基咪唑、羟基咪唑、二甲基咪唑(2MI)、二苯基咪唑(2PI)、二乙基四甲基咪唑(2E4MI)等。咪唑衍生物生成途径包括卤代反应、季胺化反应、烷基取代反应、氰乙化反应、盐化作用等。咪唑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因此备受研究者关注。
与芳香胺、脂肪胺类固化剂相比,咪唑类固化剂具有毒性低、刺激性小、生物活性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咪唑类固化剂在功能性新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一种精细化工原料,咪唑应用领域广泛,主要涉及到医药、农药、有机合成等领域,咪唑市场供需不断增长,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咪唑衍生物类型繁多、功能多样,备受研究者关注,未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咪唑衍生物应用领域有望扩展,利好咪唑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