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Gly)又称氨基乙酸,化学式为C2H5NO2,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外观呈白色至灰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但几乎不溶于乙醚和乙醇。甘氨酸具有极强亲水性和缓冲性,在医药、食品加工、化工、农业等领域应用广泛。
甘氨酸生产工艺种类繁多,包括相转移催化法、Bucherer法、生物合成法、一氯乙酸氨化法、施特雷克法等。目前施特雷克法为全球甘氨酸主流制备方法,其采用氰化氢、氨和甲醛为原材料,最后加入碱液进行水解,最终制得甘氨酸。施特雷克法生产技术较为复杂,且对生产设备要求较高,在我国企业中还未获得广泛使用。一氯乙酸氨解法为我国甘氨酸主要制备方法,但该法存在产品质量较差、反应时间较长等问题。
农业领域为我国甘氨酸最大需求端,需求占比达80.0%,甘氨酸主要用于生产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草甘膦占全球除草剂市场近30.0%的份额,在市场需求带动下,我国草甘膦产量呈持续增长趋势。2021年我国草甘膦总产量达61.3万吨,同比增长8.5%。在下游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国甘氨酸产能不断扩张,已成为全球最大甘氨酸生产国。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7年甘氨酸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甘氨酸产能达46.7万吨/年,产量达45.1万吨。
甘氨酸主要原材料包括甲醛、液氨、醋酸、液氯等。我国为甲醛生产大国,甲醛产能位居全球第一。近年来,我国液氯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2021年产量达3198.6万吨,同比增长3.1%。虽然原材料供应充足,但其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我国甘氨酸生产成本不断提升。
受国家环保政策限制,我国产能落后的甘氨酸生产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带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河北东华冀衡化工有限公司、石家庄东华金龙化工有限公司、山东鸿泰化工有限公司为我国产能较高的甘氨酸生产企业。东华金龙为我国最大甘氨酸供应商,2021年其产能突破14.0万吨/年,位居行业第一。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甘氨酸作为最简单的氨基酸,在制药、化工、农药等领域应用广泛,受益于下游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甘氨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目前,受技术壁垒高等因素限制,我国甘氨酸产品质量较差,无法满足本土市场需求。在国家环保政策推动下,我国甘氨酸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