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沥青是指由原油经常减压装置蒸馏直接获得的渣油制品,是原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石油沥青常温下外观呈黑色或黑褐色粘稠液体,溶于三氯乙烯的烃类非烃类衍生物,主要生产方法包括蒸馏法、溶剂沉淀法、氧化法、调和法、乳化法等。根据形态不同,石油沥青可分为液体沥青、固体沥青、乳化液、稀释液、改性体等;根据生产方式不同,可分为氧化沥青、乳化沥青、脱油沥青等。
石油沥青具有防辐射、耐高温、抗低温、韧性好、适应性强、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抗疲劳性能强等特点,在公路、铁路、建筑、农业、水利、工业、民用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其中公路建设是国内石油沥青最大应用领域。近年来,在国内石油沥青应用领域不断发展背景下,其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但在2021年受国内新冠疫情反复、雨水天气增多、税收监管趋严等多因素影响,我国石油沥青需求量与产量出现大幅下降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石油沥青产量为5551.7万吨,同比下降11.59%;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石油沥青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石油沥青需求量为5926.8万吨,同比下降14.21%。2021年我国石油沥青市场呈现出供需双弱格局。
从进出口状况来看,目前国内石油沥青进出口规模受部分油品进出口消费税的加征影响处于下降态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石油沥青进口量为320.82万吨,同比下降32.65%;出口量为55.27万吨,同比下降2.60%。我国能源需求较大,目前国内石油沥青进口规模远大于出口规模,近年来,其进出口市场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局面,国内石油沥青市场进口依存度较高。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员表示,目前我国石油沥青行业正处于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时期,2021年伴随着疫情、天气、税收等因素影响,国内石油沥青市场呈现供需双弱格局。现阶段,国内石油沥青企业数量较多,但多为中小型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主要企业包括保利沥青、国创高新、群康沥青、重庆重交等。面对市场供需双弱格局,未来本土石油沥青企业还需从需求、销售渠道等方面不断发力,不断挖掘市场深度需求、扩宽销售渠道与深度,加强市场开发力度,未来国内行业有望扭转供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