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玻璃钢(FRP)市场前景广阔 轨道交通领域需求不断增加

2022-09-16 09:32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玻璃钢(FRP)又称纤维强化塑料,指以合成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玻璃钢产品种类众多,包括玻璃钢管、玻璃钢罐、玻璃钢格栅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玻璃钢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玻璃钢主要原材料为玻璃纤维及合成树脂。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我国玻璃纤维产量不断提升,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玻璃纤维产量达到624.0万吨,同比增长15.2%。与此同时,受益于生产成本下降,我国合成树脂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原材料供应充足为我国玻璃钢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玻璃钢成型工艺包括纤维缠绕成型法、手糊成型法、喷射成型法、模塑成型法以及挤拉成型法。纤维缠绕成型法又可细分为干法、湿法和半干法三种。湿法缠绕指将纤维集束浸胶后,在张力控制下直接缠绕至芯模上,经固化、脱模等流程最终制得玻璃钢。湿法缠绕为目前我国生产企业应用最多的玻璃钢成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纤维磨损小等优势。

        轨道交通领域为我国玻璃钢最大需求端。20世纪80年代,玻璃钢开始逐渐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中。轨道交通车辆内侧墙板、内侧顶板、零部件等都能以玻璃钢为原材料。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新增里程达1168.0公里,较2020年增长15.0%。在市场需求带动下,我国玻璃钢产量不断提升。

        玻璃钢管又称玻璃纤维缠绕夹砂管,为玻璃钢细分产品。玻璃钢管可设计性较强,在众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包括海洋工程、电力系统、石油化工、水利工程等。与传统管道材料相比,玻璃钢管具有更高稳定性,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受技术壁垒高等因素限制,我国玻璃钢管高度依赖进口。在国家政策鼓励及技术升级等推动下,玻璃钢管国产替代空间将进一步提升。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玻璃钢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通信工程、建筑材料、石油化工、船舶、轨道交通等。近年来,随着高端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玻璃钢需量求持续增长,行业发展态势较好。目前,我国玻璃钢成型工艺已发展成熟,加之原材料供应充足,其产量及质量方面获大幅提升,这将为行业发展带来动力支持。
关键字: 玻璃钢(FRP) 纤维强化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