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樟醇有天然芳樟醇和合成芳樟醇之分,天然芳樟醇存在于玫瑰木、芳樟树、芫荽、芦荟、薰衣草等各类植物中。合成芳樟醇是指利用乙炔、丙酮、异丁烯、α-蒎烯、β-蒎烯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工艺路线合成的芳樟醇。合成芳樟醇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且没有天然资源来源的限制,逐渐受到国内外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的重视,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不断扩大。
芳樟醇是日化香精、食用香精配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香料品种之一,合成芳樟醇可直接作为香料,也可以配制复合香料。由于合成芳樟醇还具备醇和烯烃类化合物的通性和特征,其相应衍生物如甲酸酯、二氢芳樟醇、四氢芳樟醇、氧化芳樟醇、香叶基丙酮等沸点更高,留香更持久,也被广泛用于配制各种香精香料。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合成芳樟醇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市场合成芳樟醇消费量为0.66万吨,香精香料领域的市场占比高于80%。
目前,我国从事合成芳樟醇生产的企业数量极少,仅有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一家,而生产天然芳樟醇的企业相对较多。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时间较长,技术和生产规模在国内外市场均处于领先地位。其他经营合成芳樟醇业务的企业多为国外品牌代理商。目前,我国市场合成芳樟醇主要竞争品牌有:德国BASF、荷兰DSM、中国新和成等。新和成与浙江大学合作,历经10余年的研发,成功实现了芳樟醇系列香料的产业化生产。相比于德国BASF,新和成采用醇化、氢化、酰化三步反应,这不仅提高了每步反应的收率,还降低了合成芳樟醇的生产成本。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未来随着合成芳樟醇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创新和下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合成芳樟醇的应用领域将有一定拓宽,但主要应用领域依然是香精香料;医疗保健领域和其他应用领域的占比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有限。从消费结构来看,未来下游市场发展的不断升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对合成芳樟醇的质量要求也将会随之提升,对合成芳樟醇产品香气、纯度、杂质含量的要求将会更加细化。另外,随着下游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和应用领域的多样化,下游客户对合成芳樟醇产品的需求标准也将会更加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