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活性染料产量不断下滑 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2022-08-31 17:38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活性基团,能与纤维及其纺织品发生化学反应的水溶性染料。活性染料生产方法包括轧染法和浸染法两种。按活性基团不同,活性染料可分为乙烯砜型活性染料以及对称三氮苯型活性染料。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活性染料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受国家环保政策限制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影响,活性染料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量不断下滑。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活性染料产量达21.1万吨,同比下滑4.5%。随着产能落后以及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我国活性染料质量将获得大幅提升,产量也将逐渐回暖。

        活性染料具有适用性强、色谱广、生产方便、成本低、耐摩擦等优势,在各种纤维产品、纺织物中应用广泛。以棉纺织品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棉纱产量达1705.3万吨,同比增长7.3%。与此同时,活性染料还能够代替铬媒介染料以及酸性染料,被广泛应用于羊毛染色。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活性染料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增长。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东南亚地区作为活性染料主产区,产量大幅下滑,无法满足出口需求,导致大量订单回流至我国市场,带动我国活性染料出口量持续增长,实现行业贸易顺差。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活性染料进口量达0.9万吨,出口量达2.1万吨。浙江和湖北为我国活性染料主要出口地,占据我国总出口量近七成。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活性染料行业集中度较低,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江苏锦鸡实业、浙江龙盛集团、上海安诺芳胺化学品、浙江闰土股份以及浙江吉华集团为我国较知名活性染料供应商。浙江闰土股份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其活性染料年产能高达10.0万吨,位居行业第一。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活性染料为染料细分领域,受国家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我国活性染料产量有所下滑。目前,我国活性染料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产能较低,导致活性染料行业发展缓慢。但从进出口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活性染料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发展仍存在机遇。
关键字: 活性染料 反应性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