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酸又称2,6-二氨基己酸,属于一种碱性氨基酸。赖氨酸外观呈灰白色或淡褐色的小颗粒或粉末状,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但不溶于乙醚。按照按光学活性不同,赖氨酸可分为D型右旋赖氨酸、L型左旋赖氨酸和DL型消旋赖氨酸三种。作为人类和哺乳动物体内必需氨基酸之一,赖氨酸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预防骨质疏松等作用。
玉米为赖氨酸主要原材料。受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大幅增加,产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玉米产量达27255.0万吨,同比增长4.6%。受益于原材料供应充足,我国赖氨酸产量不断提高。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年全球及中国赖氨酸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赖氨酸产量达182.5万吨,同比增长3.1%。
赖氨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食品强化剂、辅助药物治疗、饲料、化工等。饲料领域为赖氨酸最大需求端,需求占比高达88.7%。赖氨酸能够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使蛋白质转化为肌肉蛋白,以提高畜禽瘦肉率和屠宰率。此外,赖氨酸还能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有效降低养殖成本。近年来,我国饲料产量不断提升,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饲料产量达29344.3万吨,同比增长16.1%。市场需求将带动我国赖氨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进出口方面,我国为赖氨酸生产和出口大国,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带动我国赖氨酸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赖氨酸出口量达82.6万吨,同比增长5.1%;2021年我国赖氨酸进口量仅达0.01万吨。德国、荷兰、泰国、丹麦、加拿大和美国为我国赖氨酸主要出口国。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赖氨酸行业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黑龙江成福、上海东方希望、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山东正大菱花等为我国赖氨酸产能占比较高企业。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增强。赖氨酸作为人体必备氨基酸,产品应用领域较为广阔。我国为全球最大赖氨酸生产和出口国,产能占据全球近七成,在市场需求带动下,我国赖氨酸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龙头企业产能不断扩张,我国赖氨酸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