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材料指由纳米级尺寸的晶体所组成的材料。与普通多晶材料相比,纳米晶材料具有居里温度高、工作磁感高、损耗低、模量高、硬度大等优势,在轻量化、小型化场景中应用广泛。纳米晶材料制备方法较多,包括气相法、喷溅法、球磨法、激光法、凝胶分解法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7年中国纳米晶材料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行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纳米晶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应用需求不断增长,行业发展迎来新机遇。近年来,我国纳米晶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我国纳米晶材料市场规模达9536.1万美元,同比增长13.6%。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技术创新推动下,预计到2025年,我国纳米晶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0.0万美元。
纳米晶材料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发展重要原材料,行业景气度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6454.0万吨。原材料供应充足为纳米晶材料行业发展带来动力支持。
纳米晶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家用电器、建筑材料等领域。新能源汽车为我国纳米晶材料主要需求端,纳米晶材料符合新能源汽车电子小型化、高频化方向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不断提高,纳米晶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原材料,市场需求将持续攀升。
纳米晶材料行业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日本日立金属作为全球纳米晶材料行业巨头,专注于汽车、电子、建筑、机械等领域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和销售,于1988年率先完成纳米晶合金材料的研发,占据全球纳米晶材料市场近50.0%的份额。青岛云路新材、浙江兆晶电气、北京安泰科技为我国纳米晶材料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带动下,我国龙头企业的纳米晶材料制备工艺已经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新型晶体材料,纳米晶材料具有模量高、损耗低等优势,在新能源、光伏等领域应用广泛。受新能源领域发展快速等积极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不断提升,带动纳米晶材料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随着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纳米晶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