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酯是主链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单元构成的聚酯。共聚酯是全新的透明工程塑料系列,根据类型不同,共聚酯可分为PET、PETG和PCTG、PCTA、PCT。共聚酯加工性较好,可采用挤出、注塑、吹塑、吸塑等方式加工成任意形状的产品。
共聚酯具有优异的透明度、柔韧性、抗冲击强度、耐化学性、透光率等性能,凭借其优异性能,共聚酯备受市场青睐,广泛应用在化妆品包装、透明文具、饮料包装、家用电器、玩具、薄膜、医疗等领域,其中包装是共聚酯主要应用场景。近年来,为满足多方位市场需求,相关企业、科研院校对共聚酯不断进行研发创新,推动共聚酯行业向环保化、多元化、高性能方向升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7年中国共聚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共聚酯应用领域广泛,伴随下游产业发展,共聚酯市场需求持续攀升,行业规模随之扩大,2021年,全球共聚酯市场规模达到20.0亿美元左右。预计未来四年,全球共聚酯市场仍将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将放缓,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8亿美元。
全球范围内,共聚酯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以及亚太地区,三大地区合计市场占比超过九成。随着市场扩大,共聚酯市场布局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头部企业包括德国巴斯夫、美国EASTMAN公司、韩国SK集团、日本三菱等。近年来,得益于新兴经济体崛起,亚太地区共聚酯市场发展较快,2021年该地区约占全球市场的31.8%,在亚太地区,中国、印度、日本等地区是主要参与者。
共聚酯是我国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我国企业加快研发共聚酯材料,高端共聚酯国产化进程加快。其中在非结晶型共聚酯方面,由于国内供应商少,我国非结晶型共聚酯需求长期依赖进口,为打破市场垄断格局,辽阳石化通过自主研发成功生产PETG共聚酯产品,产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标准。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共聚酯综合性能优异,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随着市场发展,共聚酯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共聚酯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外企业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尤其在高端共聚酯方面。我国高端共聚酯供应能力不足,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企业积极研发下,高端共聚酯垄断格局被打破,高端共聚酯国产化进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