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是带有官能团(有交换离子、吸附离子的活性基团)、具有网状结构、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具有吸附效率高、性能稳定、使用周期长、性价比高等优势,是化工、冶金、水处理、生物医药、食品、电子等领域主流提取分离方式之一。
在国际市场上,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企业主要分为三个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以国外企业为主,包括德国朗盛、美国陶氏化学、日本三菱化学等,第二梯队以争光股份、江苏苏青、蓝晓科技、淄博东大等国内企业为代表,第三梯队主要为国内外中小型企业,由于技术、规模、资金均不具竞争优势,第三梯队企业主要活跃在中低端市场。
欧美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企业起步早,早期其凭借技术、质量、品牌等优势垄断中高端市场,进入21世纪,国内企业开始崛起,凭借成本、规模等优势逐步打破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格局,实现了中低端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国产替代。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得益于终端产业需求增长,全球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增长至18.8亿美元。全球范围内,亚太地区是最大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四成,在亚太地区,中国又是最主要参与者。
我国是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生产大国,国内相关生产企业达到二十余家,2021年,我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产能占全球的45%以上。我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产业结构不均衡,中低端产能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出口至海外市场,而高端产能不足,市场需求仍依赖进口。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分为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两大类,其中离子交换树脂包括两性树脂、螯合树脂、氧化还原树脂、强酸/碱离子树脂等,吸附树脂包括强极性树脂、非极性树脂、中极性树脂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性能优良,应用领域广泛,伴随终端产业发展,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市场需求将不断释放。我国是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生产大国,但受技术限制,产业结构矛盾较突出,高端产品需求依赖进口,未来我国企业仍需加大研发投入,在技术、品牌、质量方面提升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