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我国MDI产能过剩 短期内市场景气度较低

2022-05-14 11:35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MDI产能过剩 短期内市场景气度较低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材料。聚氨酯性能优异,是六大塑料之一,可以用于生产橡胶、纤维和涂料等产品,目前被应用在军工、航天、石油、汽车、医疗、化工等领域。聚氨酯应用范围较广,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带动MDI行业快速发展。
 
  MDI主要有两大种类,分别为聚合MDI和纯MDI,其中聚合MDI性能稳定,主要应用在白电、汽车、建筑等领域;纯MDI容易发生自聚,需要低温储存,且保质期较短,目前主要用于TPU、氨纶、鞋底和合成革等领域。
 
  MDI生产工艺可分为光气法和非光气法,目前光气法生产技术较为成熟,液相直接光气法成为MDI主流生产技术。但由于光气法生产过程难以控制,且毒性较大,未来非光气法发展价值较高。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受益于聚氨酯产业发展带动,全球MDI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为满足市场需求,全球MDI产能持续攀升,自2017年的760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950万吨。我国MDI产能也呈现增长趋势,但近几年增长速度放缓。在2017年我国MDI产能为142万吨,到2021年增长到160万吨。虽然我国MDI产能较高,但实际产量较低,在2021年实际产量约为120万吨,开工率较低。
 
  在消费需求方面,我国MDI表观消费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自2017年的84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115万吨。我国MDI供需较为平衡,产能过剩明显,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在进出口方面,我国是MDI净出口国家,在2017年我国MDI出口量为10.2万吨,到2021年增长到13.1万吨。在进口方面,近五年我国MDI进口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自2017年的7.4万吨减少到2021年的7.1万吨。我国纯MDI进口量较高,主要进口自韩国、日本;纯MDI主要出口至中国台湾、越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在市场竞争方面,MDI行业技术门槛较高,全球中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有万华化学、巴斯夫、科思创、亨斯迈、陶氏化学、日本东曹等,其中万华化学产能较高,在全球中占比达到28%,2021年全球CR3企业占比达到65%,市场集中度较高。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MDI主要应用在聚氨酯生产和TUP领域,应用终端较为广泛,市场需求较高。受益于需求推动,近几年我国MDI产能和产量持续攀升,但产能增长过快,导致国内MDI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
关键字: MDI 产能 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