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POP行业天花板较低 市场发展空间有限

2022-04-08 14:48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POP行业天花板较低 市场发展空间有限

  POP是聚烯烃弹性体的一种,是由α烯烃单体共聚产生,其α烯烃单体含量小于20%,因此密度要高于POE。POP主要作为吹膜、挤出、流延用热封层,具有韧性高、透明、起封温度低、抗撕裂等优点,在生鲜食品、肉类加工、牛奶、卫生、医疗、尿布、洗涤剂、洗衣粉等产品的包装中应用需求较高。
 
  在全球中仅有韩国LG、韩国SK、陶氏和沙比克生产POP,生产能力在近五年来始终维持在130万吨/年,但实际产量不到50万吨。就生产规划来看,当前万华化学、陶氏均有装置处于建设中,预计2025年实现投产,目前拟在建项目总产能在72万吨/年。POP和POE装置具有通用性,目前POE应用需求更高,大多企业以POE生产为主,因此POP实际产量较低。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POP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在国内市场,尚未有企业实现POP生产,最快建设的属于万华化学的装置。POP应用范围较广,在国内需求较高,但国内企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POP年进口量较高。就近五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食品产业的发展,对于包装需求和要求提升,利好POP行业发展, 因此近五年POP进口量呈现持续攀升趋势。在2017年我国POP进口量为4.3万吨,在2019年达到6.7万吨,但随后受到疫情影响,进口量有所减少,在2021年进口量为6.5万吨。
 
  POP进口价格和POE差距不大,但在2020-2021年受到疫情影响,POP供货紧张,产品价格有所上涨。但预计到2025年,我国POP装置实现投产,进口量将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也将有所下降。我国POP主要进口自陶氏,主要产品牌号有1900、1950、1880,以及来源于SK的021,主要用于个人护理产品、食品饮料的包装中。
 
  就发展来看,POP应用范围极其有限,多应用在食品包装领域,但在该领域BOPP抢占主要市场,且相较于BOPP而言POP成本更高,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随着万华化学POP项目的投产,中国POP市场或将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POP虽然性能优异,但应用范围有限,且替代品众多,而POP更无竞争优势,因此应用需求相对较少,行业天花板较低。目前国内尚无企业能够生产POP,国内市场需求依赖进口,进口多来源美国陶氏。但随着万华化学布局在POP领域,预计到2025年国内将实现国产替代,届时可能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关键字: 产能 进口 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