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A(聚乙醇酸)又称聚羟基乙酸、聚乙交酯,是由乙醇酸聚合而成的线性脂肪族聚酯,有较高的结晶度。PGA(聚乙醇酸)具有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耐热性、阻气性和机械强度,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与传统的性能稳定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等不同,PGA(聚乙醇酸)作为材料在使用到一定时间后逐渐降解,并最终变成对人体、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因而其可应用于医疗、包装、纺织、一次性卫生用品等领域。
目前,采用可降解塑料替代来解决“白色污染”已成为全球共识。2020年,中国实施限塑政策,推动可降解塑料制品及其相关产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PGA(聚乙醇酸)作为性能优异的可降解制品原料,其市场需求在政策推动下不断扩大。受市场需求增长刺激,中国PGA(聚乙醇酸)行业不断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中石化、国家能源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涉足PGA(聚乙醇酸)生产领域,规划和兴建大规模生产基地,未来PGA(聚乙醇酸)行业或将进入产业化高速发展期。据新思界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PGA(聚乙醇酸)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PGA(聚乙醇酸)行业产能近5000吨,但实际产量较低,产能利用率不高。新思界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中国PGA(聚乙醇酸)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
1、生产规模较小
能够掌握PGA(聚乙醇酸)生产技术及实现产业化生产的行业企业较少,目前仅有通辽金煤、浦景化工等极少数企业,且各家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成为限制PGA(聚乙醇酸)市场扩张及供应量增长的重要因素。首先,较小的生产规模意味着规模效应难以显现,导致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其次,企业少、生产规模小使得行业竞争较为缓和,行业企业间通过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开拓市场等措施提升竞争力的动力不足,不利于激活行业活力及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
2、改性技术及市场应用不成熟
PGA(聚乙醇酸)虽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可降解性,但其存在韧性不足、不易加工等问题,需要进行产品改性。然而,由于国内PGA(聚乙醇酸)应用技术发展相对较晚,加之PGA(聚乙醇酸)改性技术难度较大,国内能够实现PGA(聚乙醇酸)成功改性并推出相应产品的企业较少。改性技术的限制及下游市场应用的不成熟成为限制PGA(聚乙醇酸)大规模进入市场的重要因素。
3、政策限制
PGA(聚乙醇酸)属于化工产品,加之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危险的工艺环节,特别是单体制备及提纯环节,存在危险工艺、危险物管理和排污处理等问题。近年来,中国的环保政策趋严,生产安全问题也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对于即是污染排放大户又易发危险事故的化工行业采取较为严格的行政审批和监管措施,不利于PGA(聚乙醇酸)产线建设、生产运行和产能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