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发光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发光材料,具有色纯度高、光稳定性高、吸收光谱宽、发射光谱窄、全光谱发光、峰位连续可调、斯托克斯位移大、荧光寿命长等优点,通过改变量子点尺寸,可以产生不同色彩。量子点发光材料在新型显示、生命科学、光电子、能源等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新型显示领域,有望替代传统荧光粉使用。
在LED领域,发光材料主要采用稀土荧光粉,随着LED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稀土荧光粉需求量不断上升。全球LED产能正在向我国大陆地区转移,受利益吸引,我国进入稀土荧光粉领域布局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在激烈的竞争下,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同时也造成了稀土资源的浪费。量子点发光材料可制造量子点面板QLED,其显示效果优良,因此量子点发光材料可替代传统荧光粉。
2015年以来,TCL、三星、海信、华为、小米等中外厂商先后推出QLED电视,量子点发光材料市场空间正在不断增大。与稀土荧光粉相比,量子点发光材料成本较高,且与LED相结合的稳定性、可靠性还存在不足,未来随着技术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量子点发光材料与稀土荧光粉等发光材料将凭借自身优势主导不同细分市场,多种发光材料共存的局面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量子点发光材料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美国、中国、韩国是主要的布局量子点发光材料的国家。从专利申请来看,中国、美国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相关研究高校、机构与企业主要有美国的MIT、Berkley、QD Vision等,中国的浙江大学、纳晶科技等。而韩国基本没有量子点发光材料核心专利,三星通过收购QD Vision进行布局。从生产企业来看,全球量子点发光材料供应商主要是美国Nanosys、美国QD Vision、中国纳晶科技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从我国来看,浙江大学在量子点发光材料研究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与纳晶科技共建实验室联合开发产品,纳晶科技是全球极少的几家具备量子点发光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已经为TCL、海信等面板厂商供货。无论是从技术研究方面来看,还是从产业化发展方面来看,我国量子点发光材料行业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未来QLED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代表性企业纳晶科技将优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