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三锰是一种氧化物,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和新能源基础原材料,可以用于生产软磁锰锌铁氧体、锂电正极材料锰酸锂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等。除此之外,随着近几年的不断研究和突破,四氧化三锰在颜料、热敏电阻、石油钻井泥浆增重剂等领域也得到应用,市场需求较高。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四氧化三锰生产技术逐渐成熟,目前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方法主要有金属锰氧化法、锰盐法、碳酸锰分解法等。我国四氧化三锰生产能力和产量位居全球首位,国内产能主要集中在湖南、安徽和贵州等地区。国内产能TOP5企业在占据全球产能的88%左右。
在近两年内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生产技术也趋于成熟,生产工艺有电解锰法和锰盐法等,生产的产品压实密度高、容量性能好,纯度高,应用需求较高。当前国内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生产企业有中钢集团、大龙汇成新材料、长沙矿冶研究院。近些年我国电池级四氧化三锰产量持续攀升,在2019年达到2.4万吨。中钢天源是全球领先的高纯四氧化三锰生产企业,在2020年营业收入约为16.72亿元,同比增长21.04%。在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约为11.4亿元,同比增长了72.1%。
相较于电池级四氧化三锰而言,在2018年电子级四氧化三锰受益于电器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呈现增长趋势,但随着四川中哲新材料3万吨电子级四氧化三锰项目投产,国内电子级四氧化三锰市场呈现产能过剩状态,行业发展不容乐观。总的来看,随着电器升级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电池级四氧化三锰领域仍有发展机遇,但电子级四氧化三锰产能过剩严重,未来发展空间较小。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四氧化三锰应用范围较广,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电器产业发展,未来电池级四氧化三锰产品具有市场发展空间。我国四氧化三锰生产技术成熟,成为全球主要的四氧化三锰生产国家,市场集中度较高,新企业发展机遇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