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具有储量大、污染小、效率高、无碳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优势,是21世纪最具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近年来,在能源紧缺、环境恶化以及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可持续清洁能源开发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氢能的开发及应用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氢能市场发展速度加快。
氢气属于二次能源,可采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多种方式制取,我国是全球第一产氢大国,2020年,我国氢气行业产量达到2.5千万吨左右,其中煤制氢产能占比超过六成,天然气制氢占比在20%左右,工业副产氢占比为18%。
煤制氢是我国氢能主要制取方式,但煤制氢的碳排放量较高,在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下,煤制氢技术有待进一步探索。电解水制氢是最清洁环保的方式,但电解水制氢成本高,短时间内难以成为氢能主要来源,其他制氢方式如生物质制氢、光伏制氢,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达到工业化生产规模。
相比之下,工业副产氢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运输方便、技术成熟等优势,且工业副产氢能实现对工业废气的处理及再利用,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有望成为未来发展重点方向。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副产氢国家,国内相关企业有渤化石化、浙江巨化股份、卫星石化、扬子江石化、烟台万华等。由于华东地区化工产业较为密集,我国工业副产氢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工业副产氢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在煤焦化、氯碱、合成氨、丙烷脱氢、冶金、乙烷裂化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均有大量氢气可回收,各类工业副产氢气的可回收总量达到15.2亿立方米/年。我国是工业大国,2020年,我国焦炭行业产量超过4.5亿吨,烧碱行业产量达到3480万吨以上,丙烷脱氢(PDH)产能达到2千万吨,利用工业废气等资源制取氢气,我国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是工业大国,发展工业副产氢项目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重视度不足,目前工业副产氢尚未得到充分应用,未来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从短中期来看,工业副产氢在产能规模、成本经济、产能分布、利用空间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未来工业副产氢将成为制氢的主要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