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全球大丝束碳纤维需求快速增长 我国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2021-12-01 17:38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全球大丝束碳纤维需求快速增长 我国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按照K数的不同来划分,碳纤维可以分为大丝束碳纤维、小丝束碳纤维两大类,24K以下是小丝束碳纤维,48K以上是大丝束碳纤维,1K表示一束碳纤维丝中含有1000根原丝。与小丝束碳纤维相比,目前我国大丝束碳纤维行业规模偏小,但其性价比高,受关注度正在快速提升。
 
  小丝束碳纤维生产对技术工艺、生产设备等要求高,性能优异但价格昂贵,早期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领域,现阶段在汽车、医疗器械、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与之相比,大丝束碳纤维性能相对较弱,但在较多领域可以满足要求,且生产时对原丝品质、生产设备等要求相对较低,拥有价格优势,可以应用在汽车交通、风电叶片、机电、医疗、建筑等领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大丝束碳纤维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随着技术不断改进,大丝束碳纤维性能不断提升,例如美国Zoltek生产的一款产品,其部分性能参数已经超过日本东丽生产的一款小丝束碳纤维,大丝束碳纤维性价比优势日益明显,因此全球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2015-2020年,全球大丝束碳纤维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7%,2020年市场需求量约为15.2万吨。
 
  在全球碳纤维市场中,日本、美国处于主导地位。具体从大丝束碳纤维市场来看,全球领先生产商主要是美国企业,例如Zoltek公司、AKZO公司、Aldila公司等,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丝束碳纤维供应国,处于垄断地位。2013年,日本东丽收购Zoltek公司,东丽是全球最大的小丝束碳纤维生产商,整体来看,日本东丽在全球碳纤维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与小丝束碳纤维相比,大丝束碳纤维主要应用在民用领域,其销售不受限制,我国可以自由进口,因此一直以来,我国在碳纤维技术突破方面主要关注在小丝束碳纤维领域,现阶段较多军用、航天用国产小丝束碳纤维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由于受关注度较低,我国大丝束碳纤维生产实力弱,在2016年以前全部依靠进口。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通过技术工艺改进、生产设备升级,大丝束碳纤维性能不断提升,在民用大飞机领域需求快速攀升,叠加风电、汽车等领域需求,我国进口替代需求迫切,2016年以来,我国投资建设大丝束碳纤维项目的企业数量增多。2016年,吉林化纤开建8000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2020年,兰州蓝星开建2.5万吨/年50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2021年,上海石化开建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产能正在不断扩大,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关键字: 大丝束碳纤维 碳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