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儿茶酸又称3,4-二烃基苯甲酸,分子式为(HO)2C6H3COOH,主要应用于医药合成、染料合成、有机中间体合成和化学产品生产等领域。在医药生产领域,原儿茶酸是多种医药产品,如,抗肿瘤药——埃罗替尼、钠通道失活门抑制剂——藜芦定、呼吸系统药物——盐酸麦皮凡林、治疗乙型肝炎药——胡黄连苷II、新型促胃肠动力药——盐酸伊托必利、麻醉药——益迷兴等的核心原料。
原儿茶酸产品本身就具有抗菌、祛痰、平喘、止咳等作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原儿茶酸体外试验时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产碱杆菌及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因此成为治疗慢性气管炎药物的主要成分。
原儿茶酸天然存在于鳞始蕨科植物乌蕨的叶、冬青科植物冬青的叶等植物中,因此可从这些植物中提取,但植物提取原儿茶酸产品的产量并不高,且企业提取生产的成本较高。因此,工业生产中常用化学合成法和生物转化法来生产原儿茶酸。其中,化学合成法是我国原儿茶酸企业常用的生产技术,主要原料为香兰素,但生产过程中存在污染;生物转化法是一种发展较快的绿色生产工艺,也是目前原儿茶酸行业内较为领先的工艺技术。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6年中国原儿茶酸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原儿茶酸在医药等下游市场的推广应用,以及原儿茶酸生产技术的进步,原儿茶酸行业的产量和需求量稳定增长,市场具有较大开发空间。但是近两年,受环保政策的影响,部分生产企业出现了停产、整顿现象,因此,未来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将是我国原儿茶酸行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新思界
产业研究人士认为,原儿茶酸在医疗等下游市场的应用价值较高,市场拓展潜力较大。从需求变化趋势来看,受空气环境恶化、居民吸烟率提高、人口老龄化加深等因素影响,未来我国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带动我国治疗慢性气管炎药物的市场总体需求量的进一步增加,进而有利于原儿茶酸市场需求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