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硅碳负极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贝特瑞具备先发优势

2021-07-01 17:52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硅碳负极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贝特瑞具备先发优势

  现阶段,在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中,石墨是主流负极材料。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为提升续航能力,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高,新型、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开发需求日益迫切。硅材料是已知的理论上比容量最高的负极材料,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将硅与碳相结合制得的硅碳负极材料具有高导电率、高容量、高稳定性、低成本等优点,成为负极材料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硅碳负极材料的复合方式主要有硅碳混合研磨、硅碳纳米棒复合、硅包覆碳、碳包覆硅等。以硅碳混合研磨方式制得的硅碳负极材料具有机械稳定性高的优点,以硅碳纳米棒复合方式制得的硅碳负极材料具有循环性能强的优点,以硅包覆碳方式制得的硅碳负极材料具有电化学性能优的特点,以碳包覆硅方式制得的硅碳负极材料具有电化学性能优、容量高的特点。
 
  全球硅碳负极材料的研究、生产与应用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例如松下、三星、特斯拉等。为配套下游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需求,我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进入布局的企业不到增多,主要有贝特瑞、杉杉股份、正拓能源、国轩高科、江西紫宸、深圳斯诺、硅宝科技等。其中,贝特瑞已经实现硅碳负极材料规模化量产,并进入特斯拉、松下供应链,其他企业主要处于小批量生产或试生产阶段。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2016年,硅碳负极材料开始进入市场,2018年市场需求增速加快。但在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中,硅碳负极材料的渗透率依然较低,2018年不足4%。随着硅碳负极材料生产技术不断成熟,成本不断下降,其渗透率逐步提升。2020年,硅碳负极材料在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中的渗透率提升至14%。预计未来5年,全球硅碳负极材料渗透率将以每年4%左右的速度上升,到2025年渗透率将达到35%左右。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全球多个国家均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不断增长。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但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行业整体产销量中的占比小,续航能力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需求迫切。在此背景下,我国硅碳负极材料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我国硅碳负极材料相关企业正在不断增多,率先实现量产、获得客户认可的企业将具备先发优势,由此来看,贝特瑞具有较强竞争力。
 
关键字: 硅碳负极材料 新能源汽车 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