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LA(双向拉伸PLA)是以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为原料,通过配方与工艺创新,运用双向拉伸技术,从而获得的生物基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BOPLA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高透明性、易加工性等性能,且可彩印、可热封,可作为食品、电子产品、书籍、医药等领域的包装材料以及胶带等封装材料。在环保监管日渐严格的背景下,BOPLA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聚乳酸(PLA)是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在工业堆肥的情况下,PLA可在半年内实现完全降解。作为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PLA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食品、包装、电子、医药、建筑等多个领域。PLA工业化生产路线不止一种,相比于其他加工方式,双向拉伸工艺不仅赋予了PLA材料更高强度,同时使PLA薄膜厚度更薄,材料崩解和微生物侵蚀过程更易进行,进而促进材料的生物降解。PLA规模化生产已有二十多年,但受制于双向拉伸技术限制,全球仅有个别企业实现了BOPLA规模化的产品供应,而我国BOPLA则多停留在研发和试验阶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视度提升,塑料制品行业绿色化、可降解化发展趋势显著。为鼓励生物降解塑料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和推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为BOPLA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企业研发实力增强的背景下,我国BOPLA生产技术逐渐被突破,BOPLA国产化进程加快。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BOPLA(双向拉伸PLA)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厦门长塑是全球功能性膜材领域的龙头企业和全球最大的BOPA生产商,2021年6月,厦门长塑宣布在BOPLA薄膜技术上率先取得突破,并且成功量产,这是国内首款规模化量产的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BOPLA的规模化生产应用,将有效减少塑料包装领域产品的碳足迹,对包装减量、环保减碳更有着广泛的积极意义。在“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下,BOPLA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国家重视度不断提升,以及国内企业研发实力增强,我国BOPLA生产技术得到突破,BOPLA国产化进程加快。BOPLA规模化生产代表我国双向拉伸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BOPLA规模化应用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未来BOPLA市场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