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茂金属聚丙烯(mPP)行业前景较好 我国逐渐突破技术壁垒

2021-06-28 17:33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茂金属聚丙烯(mPP)行业前景较好 我国逐渐突破技术壁垒

  我国PP市场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未来差异化、高端化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茂金属聚丙烯(mPP)作为PP产业高端化转型产品之一,或将成为PP高端化转型重要方向之一,吸引众多国际石化巨头布局,推动mPP行业快速发展,当前我国中石油和中石化也在该领域有所突破。
 
  相较于传统的聚丙烯产品,茂金属聚丙烯具有熔点低、分子质量分布窄等有优点,用其制备出的产品感官性能好、析出物低,应用范围广,主要可被应用在纺丝、无纺布、食品容器、薄膜、医疗卫生等,其中医疗卫生和食品包装是未来高端企业首要发展目标。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茂金属聚丙烯(mPP)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从全球来看,mPP行业起步以及发展规模远落后于mPE,且受价格因素影响,目前mPP在聚丙烯产量中占比不到15%,未来mPP行业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而在应用方面,随着其性能被发掘,下游市场的开拓,mPP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在2020年全球mPP市场需求量约为52万吨。
 
  就生产方面来看,mPP生产技术长期被三井化学、埃克森美孚、巴赛尔、道化学等几家企业垄断。我国虽有中石化和中石油布局在mPP领域,但是受限于生产技术水平,国内mPP商业化速度缓慢,高端应用需求基本依赖进口,在2019年我国mPP消费量达到10万吨。未来随着国内mPP商业化加速,以及下游产业结构的升级,mPP应用需求不断增长,预计到2025年我国mPP市场需求量约为16万吨。
 
  中石油、中石化是我国mPP市场主要研发企业,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引进世界先进的mPP生产工艺,但所采用的的催化剂体系仍为传统的Ziegler-Natta催化剂,我国mPP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实现了mPP工业化生产,哈尔滨石化、燕山石化、扬子石化等进行了工业化mPP型号的开发,未来我国mPP市场将逐渐实现国产替代。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茂金属聚丙烯性能优异,应用范围较广,随着近几年我国工业升级,mPP下游结构优化,对于mPP需求持续攀升,mPP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在生产方面,受限于技术垄断,全球中仅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mPP,我国仅有中石化和中石油在mPP领域有巨大突破,实现生产,目前国内mPP市场需求仍旧依赖进口,未来mPP国产化空间较大。
 
关键字: 中石化 中石油 m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