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环保政策下我国DOP产需逐渐减少 对外依存度有所下滑

2021-03-12 18:00      责任编辑:周妤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环保政策下我国DOP产需逐渐减少 对外依存度有所下滑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是一种有机酯类化合物,也是一种多种树脂都有很强溶解力的增塑剂,能与多种纤维素树脂、橡胶、乙烯基树脂相溶,有着良好的成膜性、粘着性和防水性,可以用作塑料增塑剂、溶剂、气相色谱固定液等,其中增塑剂是主要应用领域,应用需求主要集中在电线电缆、医疗器械、医用包装、食品包装、通用包装、农用薄膜、人造革等行业。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DOP的上游生产原材料主要包括异辛醇、苯酐等化合物。以苯酐市场为例,近年来,我国苯酐行业产能呈现持续扩张态势,发展到2019年总产能已经突破至350万吨以上,这为国内DOP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DOP的应用需求主要包括PVC、醋酸树脂、ABS树脂以及橡胶高聚物等。近年来,由于上游原材料供应相对充足,下游应用需求日渐旺盛,我国DOP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行业发展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在2020年之前,我国DOP产业对进口产品的消费需求较大;但在2020年,我国DOP市场供需日渐平衡,因此对外依存度也随之下滑。具体来看,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DOP进口数量和出口数量均为1.60万吨,而进口金额和出口金额分别达到1537.0万美元和1664.1万美元,DOP出口金额首次超过进口。可以看出,目前我国DOP产业正处于国产替代加速阶段,产品自给率不断提升。
 
  增塑剂是我国DOP的主要应用领域,需求占比超过80%。然而,在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增塑剂市场逐渐向环保型、绿色化方向发展,随之出现了柠檬酸酯类增塑剂、环氧化合物增塑剂、聚酯类增塑剂、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等新型增塑剂产品;而DOP本身产品携带毒性,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迁移的风险,进而造成污染并危害人类健康。在此背景下,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标准和法规来限制DOP产业的发展,我国DOP产需也在2020年呈现减少态势。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世界上需求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通用型增塑剂,DOP可用于生产各种塑料制品、橡胶制品,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电气、医疗、食品、农业、纺织、日用品等多个行业。但由于DOP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友好度较低,因此在2020年,在环保政策日趋严格的情况下,我国DOP产需逐渐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度也随之下滑,未来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升级。

关键字: 环保 增塑剂 D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