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顺酐酸酐衍生物具体包括四氢苯酐、六氢苯酐、甲基四氢苯酐、甲基六氢苯酐、纳迪克酸酐等化学产品。从产业链角度来看,顺酐酸酐衍生物的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顺酐、丁二烯混合碳四、混合碳五等基础化工产品;直接下游为合成特种环氧树脂、合成聚酯树脂、合成醇酸树脂、合成环保型增塑剂等多个产品;而产品最终应用领域涉及到电子电气、涂料、复合材料以及PVC材料等诸多领域。现阶段,顺酐酸酐衍生物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生产产业链,市场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具体从应用领域来看,顺酐酸酐衍生物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电子电气、涂料、复合材料以及PVC材料等领域。其中,电子电气是顺酐酸酐衍生物的最大应用领域,多被用作变压器、互感器等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半导体、LED等电子元器件的封装材料,以及PCB油墨等电子材料。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顺酐酸酐衍生物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子电气、涂料、复合材料以及PVC材料等下游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顺酐酸酐衍生物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进而推动行业的持续向好发展。在全球市场,顺酐酸酐衍生物消费需求量从2015年的33.2万吨发展到2020年达到了46.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9%。而在中国市场,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智能电网、特高压输电等项目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顺酐酸酐衍生物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发展到2020年达到了28.2万吨,占据着全球总需求量超过60%的比重。
从市场格局来看,就目前来看,我国顺酐酸酐衍生物市场发展迅速,但与欧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在产品性能、生产技术方面有着较大差距,主要是因为国内产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全球市场,顺酐酸酐衍生物的核心生产技术主要被意大利的波林、日本的新日本理化和日立化成株式会社、美国的迪克西化工等公司所掌控,市场资源高度集中。而在中国市场,在市场需求增长的刺激下,我国市场逐渐涌现出一大批从事顺酐酸酐衍生物生产的本土企业,包括南亚塑胶工业、东方化工厂、浙江阿尔法化工、大连今世光电、濮阳惠成、嘉兴南洋万事兴化工等,逐渐打破外资企业垄断市场的格局,但在竞争力方面仍有很大的增强潜力。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顺酐酸酐衍生物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电子电气、涂料、复合材料以及PVC材料等领域。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顺酐酸酐衍生物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进而推动行业的持续向好发展。另外,我国本土企业在产品性能、生产技术方面仍不及国外优秀企业,未来还需加快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