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剂,是指利用光的吸收、反射或散射作用,以保护皮肤免受特定紫外线所带来的伤害或保护产品本身而在化妆品中加入的物质,在近年来被大量应用于防晒膏、霜、乳液等防晒化妆品的制作领域中,市场消费需求增长空间巨大。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护肤、化妆和保养知识的日益丰富,全球化妆品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而防晒化妆品正是近年来行业内发展的热点产品。而在中国市场,由于居民对防晒化妆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其市场规模也随之增加,从2016年的55.5亿元发展到2020年达到了7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8%,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在这一背景下,防晒剂作为防晒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其市场发展势头也较为强劲。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防晒剂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防晒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防晒剂的使用需求也随之增加。在全球市场,从2016年的4.4万吨发展到2020年,防晒剂消耗量已经接近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3%,预计在2021年突破至5.2万吨。其中,亚太区域市场成为全球防晒剂消耗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增速远超过其他区域;而中国在2020年的防晒剂消耗量达到了1.1万吨,也是亚太地区防晒剂消耗量最大的国家。
从产品类型来看,目前市面上的防晒剂产品具体分为无机防晒剂(包括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两种物质)和有机防晒剂(又称紫外线吸收剂)两大类。与无机防晒剂相比,有机防晒剂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多,会刺激皮肤、导致皮肤过敏等,但其防晒能力更优于无机防晒剂。因此国内大多数厂家大多是将无机防晒剂与有机防晒剂配合使用,最大化地增强防晒效果,同时提高安全系数。
从市场格局来看,近年来,在防晒化妆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刺激下,防晒剂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入局市场的企业数量也随之增加。具体来看,全球防晒剂市场主要由巴斯夫、德之馨等大型跨国公司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生产规模、研发技术、销售市场等方面均具备着较大竞争优势。而在中国市场,虽然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如美丰化工、科思化学等有着一定竞争力的本土企业,但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护肤、化妆和保养知识的日益丰富,化妆品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而防晒化妆品正是行业内发展的热点产品。而防晒剂作为防晒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其市场发展势头也较为强劲。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本土防晒剂生产企业在规模、技术、市场等方面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未来仍有着较大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