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疫情背景下 科研试剂行业加快实现国产替代

2021-03-01 17:01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疫情背景下 科研试剂行业加快实现国产替代

  科研试剂指的是应用在实验室、科研、生产检验等部门所需要的分析试剂和化学反应用制剂。科研试剂应用领域较为宽广,在科学研究、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农业、生命科学、医疗卫生等众多领域。科研试剂种类繁多,且生产工艺较为复杂,近几年终端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科研试剂也逐渐由通用试剂向高纯试剂、专用试剂等方向发展。
 
  科研试剂的需求和各国的研究实验的经费投入有一定的关系,在全球中美国是科研实验经费支出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和日本、德国,剩余国家资金投入较少。近几年,为了加快终端产业的发展,以及紧追全球产业发展进度,我国科研实验经费投入不断增长,在2019年达到2.3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了13%。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经费投入呈现增长趋势,也将带动国内科研试剂市场需求攀升。
 
  我国科研试剂行业起步较晚,自主品牌竞争能力弱,目前我国近九成科研试剂市场主要被赛默飞世尔、丹纳赫、德国默克等外企占据。近几年国内企业也在积极研发科研试剂,力图打破外企垄断的竞争格局,目前已经涌现阿拉丁、阿达玛斯等国产科研试剂品牌。但由于在生产工艺和知名度方面和海外品牌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土科研试剂品牌市场占比较小,未来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科研试剂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在进出口方面,我国科研试剂进出口产品结构存在一定差距,在2020年我国科研试剂出口金额约为4亿美元,而进口金额为20亿美元。我国科研试剂进出口金额逆差较大,表明国内科研试剂产品主要集中在价值含量较低的低端领域,在高端科研试剂领域主要依赖进口。
 
  在2020年疫情背景下,科研试剂进口受限,外资品牌的供货周期被拉长至数月,部分产品出现断货现象。为了保证国内科研进度不受影响,部分科研单位开始采用国产科研试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阿拉丁、泰坦科技成为首选,加速实现科研试剂的国产替代。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科研试剂是科研、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近几年我国环保、医疗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科研资金投入增长,促使科研试剂市场需求持续攀升,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科研试剂市场主要被外企占据,国内品牌占比较小,但受疫情影响,国内科研试剂加快实现进口替代,未来本土科研试剂品牌市场占比不断扩大。
 

关键字: 国产替代 资金 科研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