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 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或突破百亿元

2021-02-19 15:37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 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或突破百亿元

  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石墨负极材料和硅基负极材料两大类,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锂离子电池成本中占比相对较低,目前实现国产化。锂电池因其优异的性能已经在便携式消费电子、电动工具、医疗电子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在电动汽车及储能等领域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生产国家,近几年受益于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负极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产销量逐年增长,在2019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27万吨,同比增长40%,其中人造石墨出货量占比约为80%,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总占比达到96%左右,石墨材料仍旧是负极材料的主流。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表明,未来五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据汽车总销量的20%左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2000万辆以上,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占汽车总销量40%以上。受政策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带动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增长,因此未来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受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在2020年我国负极材料需求量约为8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约为45亿元。按照当前发展趋势估计,在2025年我国负极材料需求量约为20万吨,则届时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将破百亿元。
 
  就行业发展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高端化发展,对于电池要求提升,不断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将成为重要标准。当前石墨负极材料在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方面已经达到瓶颈期,未来发展速度放缓。与石墨负极材料相比,硅基负极材料在能量密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或将成为负极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政策的影响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将持续增长,带动负极材料需求增长,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目前负极材料主要材料为石墨,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硅基负极材料发展前景更好。在生产方面,负极材料已经实现国产化,且市场主要被中科电气、贝特瑞占据,行业发展难度较大。
关键字: 负极材料 石墨烯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