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BS有两种结构,分别为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四嵌段结构和聚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聚苯乙烯三嵌段结构,其中前者虽然综合了SBS和SIS的特性,但制备过程复杂、聚合反应时间长,生产的材料热熔粘度过大,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和应用,而后者SIBS性能更为优异,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SIBS的生产流程为,在无水无氧的低温环境中,在零下80摄氏度下,向干燥的聚合瓶内加入溶剂,待混合均匀后,一次加入定量的质子捕捉剂、四氯化钛等,陈化15分钟后,加入第一单体异丁烯IB,反应90分钟,再加入第二单体St,3.5小时候加入甲醇终止反应。
根据结合的苯乙烯含量、异戊二烯/丁二烯配比、分子量、结构不同,SIBS性能也有所不同。当前SIBS主要拥有优异的抗氧化性、抗酸水解性和抗酶解性,且热稳定性较高好、拉伸强度高、断裂伸长率高。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全球SIBS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重点区域研究报告》显示,由于SIBS性能优异,目前可用于制备粘合剂,或用于沥青改性以及聚合物改性,可被应用为人工血管、心脏瓣膜、冠脉支架的涂层材料以及医疗导管等生物弹性材料;用于医用包装瓶的瓶塞;拥有高端数码相机光学粘胶;用于汽车的零部件,如汽车减震器、发动机减震器、汽车排气悬架、仪表减震器等领域。
在生产方面,SIBS最早是日本Kaneka公司和德国BASF公司研发出的一种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被简称为SIBS,由于其是一种100%饱和聚合物,因此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及光稳定性。当前BASF针对于SIBS生产仍处于小规模实验阶段,产品可被应用在医用和食品包装领域,目前成本较高,因此短时间内替代PVC的空间较小。在我国,目前巴陵石化有针对性SIBS进行研究,且在合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进行了试生产。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SIBS作为一种高性能聚合产品,性能较为优异,应用范围广泛,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当前受限于生产技术缺陷,全球以及我国尚未实现SIBS产业化,国内外SIBS均处于试生产以及实验阶段,未来若SIBS实现规模化生产,且生产技术不断完善,产品成本逐渐下降,则SIBS应用需求攀升,行业或将得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