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作为一种工业领域中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丙酮可以用来生产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双酚A、异丙醇、二丙酮醇、MIBK(甲基异丁酮)、异丙胺等多种化工品,另外还在医药、塑料、火药、树脂、橡胶、照相软片等行业中有着较大的应用需求。
我国丙酮产业起步还相对较早,但由于受到早期技术水平和装备落后等因素的限制,产业发展缓慢,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随后,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国内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装备,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国内丙酮生产规模的增长。从制备方式来看,我国早先主要运用发酵法来生产丙酮,即以玉米或其他农副产品为原料经过生物发酵得到丙酮、乙醇和丁醇,也称总溶剂法;随后,由于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升级,异苯丙法在我国得以流行开来,在2012年已经成为我国丙酮产业的主要制备手段,产能占比已经超过98%。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丙酮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丙酮行业始终保持着快速的发展态势。在需求端,随着下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丙酮的应用需求随之增加,从2015年的147.3万吨发展到2019年已经达到226.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4%;而需求增长推动产量扩大,因此在供应端,我国丙酮产量从2015年的103.7万吨发展到2019年达到149.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7%。可以看出,我国丙酮产业市场供需逐年递增,但产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差距较大,市场供应不足,导致市场对进口产品的有着较大的依赖性。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由于国内丙酮市场供应不足,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我国丙酮市场对外依存度较高。具体来看,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数量方面,2019年我国丙酮进口数量达到77.9万吨,同比增长15.0%,是同年丙酮出口数量(约0.2万吨)的389.5倍;在金额方面,2019年我国丙酮进口金额达到33413万美元,是同年丙酮出口金额(约108万美元)的309.4倍。我国丙酮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性较大。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十年来,我国丙酮行业始终保持着快速的发展态势,但产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差距较大,市场供应不足,导致市场对进口产品的有着较大的依赖性。因此,在未来,我国丙酮企业还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建设,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产能,以提升企业规模效益,从而提升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