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气体扩散层材料行业技术壁垒高 我国尚不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

2020-12-30 17:26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气体扩散层材料行业技术壁垒高 我国尚不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

  膜电极组件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组成,其中,气体扩散层起到支撑催化层、稳定电极结构、收集电流、传递气体/水/热/电等作用,在燃料电池产业中地位重要性突出。为达到理想效果,气体扩散层对生产所需材料性能要求高,因此气体扩散层材料技术含量高,行业进入技术壁垒高。
 
  气体扩散层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孔结构、亲/疏水性、流体传输性、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等特性。在全球市场中,常用的气体扩散层材料主要有碳纤维纸、碳纤维编织布、碳纤维非织造布、碳黑纸、海绵金属、泡沫金属等。其中,碳纤维纸性能稳定性好,工艺成熟且价格较低,成为主流气体扩散层材料,市场份额占比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十四五”期间中国气体扩散层材料行业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16-2019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6%,呈现快速上升态势,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89.7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仍将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2.3亿美元左右。受燃料电池市场拉动,预计到2024年,全球气体扩散层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3.4亿美元左右。
 
  气体扩散层材料技术壁垒高,全球生产商主要有美国Avcarb、日本东丽、加拿大Ballard、德国SGL等,数量较少。其中,日本东丽碳纤维纸研发能力较强,拥有专利较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产品质量较优,在全球市场中份额占比较大。我国拥有气体扩散层生产企业,但材料需求主要依靠进口,国内气体扩散层材料市场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为给我国燃料电池产业提供充足原材料,使其摆脱原料需求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我国在气体扩散层材料研究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现已有少数企业可以量产,但产能较小,无法与国际巨头相抗衡。2020年4月,上海华谊集团与VIBRANT EPOCH LTD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完成气体扩散层用(碳纸/碳布)生产线建设。未来,我国气体扩散层材料行业规模将不断扩大。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气体扩散层材料是燃料电池生产所需关键材料之一,行业技术壁垒高,全球仅有少数企业具有量产能力,市场呈现垄断格局。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快速,但气体扩散层材料需求依靠进口,不利于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为摆脱这一局面,我国气体扩散层材料自主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也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未来,我国气体扩散层材料生产能力将不断提升,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关键字: 气体扩散层 材料 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