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是指人工环境下由低分子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固体、半固体或假(准)固体的高分子聚合物。从消费结构来看,合成树脂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及其他树脂材料,2019年,五大合成树脂消费占比达到75%,其中聚乙烯消费占比最大,达到28%,其次为聚丙烯,消费占比达到21%,第三名为聚氯乙烯。
从产业链来看,合成树脂产业链上游为原料层,包括苯酚、甲醇、糠醛、甲醛等基础原材料,中游为制造层,包括通用树脂、专用树脂等产品种类,下游为应用层,涉及到农业、电子机械、医疗用品、建筑建材、汽车制造等领域。我国合成树脂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与技术积累,我国合成树脂行业基本形成了从原料生产到材料加工,再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体系,合成树脂产品自给能力不断增强,进口依存度逐年下降。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合成树脂项目商业计划书》显示,近年来,得益于国内制造业快速发展以及下游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我国合成树脂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达到9574万吨。我国合成树脂自给率较高,2020年我国合成树脂自给率达到80%以上,尽管如此,我国仍有部分品种的合成树脂依赖进口,例如聚乙烯、ABS树脂等,2020年1-6月,我国合成树脂进口量达到1260万吨。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合成树脂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江苏以及内蒙古等地区。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合成树脂生产企业数量达到1720家。整体来看,我国合成树脂产业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随着国内环保要求日趋严格,以及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合成树脂行业将逐渐淘汰落后产能,市场集中度将有所提升,行业也将不断向高端化、环保化、功能化等方向发展。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合成树脂是基础化工原料,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随着我国制造业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我国合成树脂行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我国合成树脂整体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市场需求升级、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合成树脂产业结构将逐渐优化调整,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环保化、功能化等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