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技术壁垒较高 聚3-羟基丙酸仍处于研发阶段

2020-10-08 23:41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技术壁垒较高 聚3-羟基丙酸仍处于研发阶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环保、能源等关注度提高,关于生物可降解和绿色环保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制订和出台了有关法规,通过局部禁用、限用、强制收集以及收取污染税等措施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大力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包括中国、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泰国、阿尔及利亚等在内的亚洲国家也相继发布了限塑政策,为生物可降解塑料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达145亿元。

        聚3-羟基丙酸是聚羟基脂肪酸酯家族中的新型热塑性塑料,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溶性的特征,被认为是石化合成塑料的重要代替品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研发前景。但是聚3-羟基丙酸技术难度较大,目前未实现产业化。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中国聚3-羟基丙酸项目商业计划书》显示,聚3-羟基丙酸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两种,其中化学合成法中相对成熟的合成工艺是以β-丙内酯开环聚合为主,但β-丙内酯价格昂贵且为致癌物质,不符合市场需求;而生物合成法研究时间相对要短,且还有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聚3-羟基丙酸的合成效率有待提供,生产成本有待降低,无法实现产业化。

        我国聚3-羟基丙酸产品仍处于研究阶段,国内企业中,仅山东百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计划建设P3HP项目,并且该项目列入山东省第三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项目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但目前该项目处于停滞阶段,除此之外,国内未有其他聚3-羟基丙酸项目建设,也没有企业能够生产聚3-羟基丙酸产品;在研究方面,国内有部分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对聚3-羟基丙酸产品进行相关研究,研究单位有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徐州工程学院等,但研究进展缓慢,聚3-羟基丙酸技术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转化还需要技术改进。

        新思界产业研究员表示,聚3-羟基丙酸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拉伸强度(>400MPa)以及较大的断裂伸长率等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地膜、矫形外科、个人卫生用品、药物控释、包装等领域。在国内外市场大力推广和应用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背景下,聚3-羟基丙酸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若实现产业化生产,未来仍需技术突破。
关键字: 聚3-羟基丙酸 β-丙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