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异麦芽糖又称异麦芽寡糖、异麦芽低聚糖、分支低聚糖,其是由葡萄糖以α-(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单糖数在2-5的一类低聚糖,主要包括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异麦芽四糖等。
低聚异麦芽糖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和理化特性,能有效抑制动物肠道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菌增殖,维护肠道菌群平衡。自20世纪90年代起,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双歧因子的应用开发已十分广泛。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以低聚糖为原料的功能因子产品已成为保健食品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
低聚异麦芽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因具有独特功效,已作为益生元、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饲料行业。近几年,随着食品饮料、保健品、饲料领域等行业的发展,中国低聚异麦芽糖需求量不断增长。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中国低聚异麦芽糖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低聚异麦芽糖市场需求量为11.62万吨,2019年需求量增长为12.73万吨。
低聚异麦芽糖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专业人才以及资金壁垒,这就使得低聚异麦芽糖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全球实现低聚异麦芽糖商业化的只有日本、中国、欧洲等地区的企业。目前,国内低聚异麦芽糖的工业化生产企业数量相对有限,其中山东保龄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王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市场占比较高。总的来看,中国低聚异麦芽糖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从技术上看,中国低聚异麦芽糖与日本重点企业仍有一定差距,低聚异麦芽糖主要用保健品、食品、饮料、兽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近年来下游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是由于低聚异麦芽糖生产难度较大,产品价格偏高,在国内市场的应用还相对有限。未来,伴随着低聚异麦芽糖相关研究的深入以及国内低聚异麦芽糖生产工艺的突破,我国低聚异麦芽糖市场应用将不断拓展,未来发展前景较好。
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表示,目前,受低聚异麦芽糖产品市场认知度低,产品价格偏高等因素的影响,其在我国的应用还相对有限,产品市场规模仍有较大的潜力。预计未来,随着市场对低聚异麦芽糖产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其在下游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加。同时,随着低聚异麦芽糖相关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还将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