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酸钙也称为超微细碳酸钙,其粒度介于0.01-0.1μm之间。纳米碳酸钙粒子超细化,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与普通碳酸钙相比,具有优良的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效应、表面效应等,被广泛应用在塑料、橡胶、胶粘剂、涂料、油墨、造纸、建材、化妆品等产品的制造领域,可以改善和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
2015-2019年,全球纳米碳酸钙市场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6%;2019年,全球纳米碳酸钙市场需求量约为2645万吨。2015-2019年,全球纳米碳酸钙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9%;2019年,全球纳米碳酸钙市场规模约为63亿美元。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快速,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对纳米碳酸钙的需求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纳米碳酸钙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中国纳米碳酸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按照粒径和形状来划分,纳米碳酸钙可以分为立方形纳米碳酸钙、片状碳酸钙、针状碳酸钙、链状碳酸钙、球形碳酸钙等。碳化法是工业上制备纳米碳酸钙的主要工艺,可以较好的控制产品的粒子分布、粒径、颗粒形状、分散性等,主要包括间歇碳化法、连续喷雾碳化法、超重力碳化法三种工艺。
在全球市场中,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主要有英国帝国化学(ICI)、法国索尔维(Solvay)、美国矿物技术(MTI)、美国辉瑞(Pfizer)、日本王子制纸、日本白石、日本丸尾钙等。日本、美国、英国在纳米碳酸钙领域起步较早,其中日本可生产的产品种类较为齐全,下游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美国生产的产品主要应用在造纸、涂料领域,英国生产的产品主要应用在塑料领域。
经过长期不断发展,中国纳米碳酸钙产能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现阶段已经具备高端产品生产能力。我国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主要有江西泰华、兰花科创、恩平化工、铜陵化工、上海华明等。但我国纳米碳酸钙行业中,较多企业规模偏小,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且质量稳定性较差,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下游行业技术不断升级,我国市场对纳米碳酸钙的功能性要求不断提高。高功能性纳米碳酸钙生产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工艺要求较高,将倒逼我国纳米碳酸钙行业不断进行改革升级。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实力的纳米碳酸钙企业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而创新能力不足、无法跟上发展脚步的企业生存空间将缩小,未来或将逐步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