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气也称为焦炉煤气,是炼焦用煤在焦炉中高温干馏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同时产出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属于炼焦工业的副产品。焦炉气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C2以上不饱和烃等混合在一起的气体,其中,氢气含量最高,达到57%左右,接下来是甲烷,含量在25%左右。焦炉气可燃成分多,发热值高,可以用作燃料,也可以制取或合成其他有机原料。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焦炉气生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焦炭产量为4.7亿吨,同比增长5.2%,呈现上升态势。焦炭产量的上升进一步带动了我国焦炉气产量提升。焦炉气有毒,且易燃易爆,不能直接排放,需燃烧后再排放到环境中,但这样处理不仅会对生态造成危害,也会造成经济损失,其高效、合理利用受到国家与焦炭行业的关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焦炉气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我国焦炭行业规模庞大,产能中的三分之一为钢铁企业自身配套产能,规模大,技术先进,其余三分之二产能为独立焦化企业产能,较多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导致我国焦炉气合理利用率较低。由于我国焦炭行业产能过剩,落后企业盈利能力弱,在优胜劣汰以及环保政策、去产能政策的共同推动下,落后产能持续退出,行业整体格局不断优化,有利于我国焦炉气合理化利用率提升。
焦炉气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工业与民用燃料(如发电用燃料)、化工原料(如制备甲醇)、制取氢气三种。在这些利用方式中,由于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与动力燃料,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制备甲醇成为我国焦炉气的主要利用方式。2019年,我国焦炉气制甲醇产能达到1350.0万吨以上,已经成为我国甲醇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能源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煤改气”速度加快,天然气使用量快速增多。但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贫乏,尽管产量不断上升,但市场需求依然主要依靠进口。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达到9656.2万吨,同比增长6.9%。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焦炉气制天然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不足危机,并且其投资回报率高于焦炉气制甲醇,因此我国焦炉气制天然气项目逐步增多。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焦炉气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我国焦炭产量庞大,焦炉气产量高,焦炉气合理利用的重要性突出。随着我国炼焦行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国焦炉气合理利用率不断提升。我国焦炉气利用方式中,甲醇制备是主要方式之一。随着“煤改气”政策持续推进,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焦炉气制天然气受到关注,其产能正在不断扩张,逐渐成为我国焦炉气利用的另一重要方式,未来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