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母粒的作用是对化学纤维进行染色。化学纤维染色主要包括纺前染色与纺后染色两种方法,在传统印染中,纺后染色是主流工艺,但纺后染色对环境污染较大。纤维母粒染色属于纺前染色,与纺后染色相比,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效果,是一种清洁的染色方式。随着全球节能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纤维母粒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逐步取代纺后染色成为市场主导。
在全球范围内,纤维母粒行业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70年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中国市场中,纤维母粒行业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随着中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化学纤维产量不断扩大,印染需求不断上升,我国纤维母粒行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印染行业对环境污染大,在此背景下技术升级速度加快,拉动我国纤维母粒需求快速增长。
纤维母粒产业链中,上游主要是钛白粉、炭黑、染料等着色剂、助剂供应商;中游是纤维母粒生产商;下游主要是涤纶、丙纶、锦纶、腈纶等化学纤维制造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为5952.8万吨,同比增长12.5%。我国化学纤维行业产量整体保持上升态势,为我国纤维母粒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看好我国纤维母粒市场前景,科莱恩、巴斯夫等国际巨头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布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纤维母粒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除国外企业外,国内进入纤维母粒市场布局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现阶段代表性企业主要有苏州宝丽迪、厦门鹭意、广东彩艳、常州富桐、浙江金彩、桐乡珠力、新凤鸣、吴江曙光等。我国纤维母粒行业经过不断发展,产品色系齐全,在色彩稳定性、色牢度、可纺性等方面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纤维母粒主要生产国之一。
2019年,全球纤维母粒市场需求量在35万吨左右,中国作为纺织大国,纤维母粒需求占比最高,达到50%左右。随着全球低端纺织产能逐步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为提升竞争力,我国纺织工业正在转型升级,高端产能占比不断提高,带动市场对高端纤维母粒需求不断增长。但我国纤维母粒企业中,能够生产高性能、高质量产品的企业数量少,高端市场对外依赖度较大。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纤维母粒行业结构还需不断调整升级。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纺织印染行业正在向规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对纤维母粒企业的供应能力、产品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为保证原料充足,一旦纤维母粒企业能够达到纺织印染企业要求,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供需关系。在此背景下,我国纤维母粒市场将逐步向龙头企业靠拢,行业进入壁垒将不断提高,实力不足企业未来生存空间将缩小,或将逐步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