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77年,Charles Friedel和James Mason Craft就生产出了一种仅含烃分子的合成基础油。虽然在1937年聚α烯烃(PAO)基础油首次合成成功,二战期间主要用于军事方面,如坦克、飞机、船舶等低温苛刻的流体中,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Amsoil和Mobil开始把聚α烯烃应用到普通民用汽车发动机油中,聚α烯烃(PAO)基础油才真正开始商业化应用。
优质基础油是生产高品质润滑油的基础。全球聚α烯烃(PAO)基础油产能比较集中,前10家生产商占了98%的产能。主要生产商包括英力士、埃克森美孚、雪弗龙、康菲、朗盛等,其中英力士、埃克森美孚是两家最大的聚α烯烃(PAO)基础油生产商,两者合计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50%以上。
中国在聚α烯烃(PAO)基础油合成方面国内一直处于落后的局面,但近年来发展较快。2014年10月,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总部附近开了第一个合成油厂,生产高粘度PAO合成基础油,产能为1.5万吨/年。2017年11月10日,潞安集团茂金属PAO(mPAO)示范装置正式开工建设,潞安集团也成为国内首家以煤为原料通过F-T合成间接液化工艺生产Ⅲ+加氢基础油及IV类高粘度润滑油基础油(PAO)的企业。
由于聚α烯烃(PAO)基础油合成工艺复杂目前,国内生产厂家较少,行业内的大型企业主要有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碳一化工有限公司、沈阳市宏城精细化工厂、兰州中石油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沈阳奥吉娜化工有限公司等。
优质基础油是生产高品质润滑油的基础。聚α烯烃(PAO)基础油以优异的性能在绿色发展进程中体现优势。一方面,聚α烯烃(PAO)润滑油因润滑减摩、冷却、导热等诸多功能在工业及汽车节能环保的功能中能够发挥一定作用。
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表示,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趋严,汽车、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等行业对润滑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将大大提升聚α烯烃(PAO)润滑油的需求。而受制于基础油生产加工能力弱,国产聚α烯烃(PAO)基础油产能及产品质量尚不能满足国内聚α烯烃(PAO)润滑油生产企业的需求,需要大量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