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位芳纶全称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MPIA),是一种耐高温纤维产品。间位芳纶具有尺寸稳定性好、柔韧性好、断裂强度高、伸长率较大、可纺性好、耐高温、耐辐射、耐摩擦、热稳定性优、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好、电绝缘性好、阻燃性优等特点,可用于电绝缘、阻燃装备、高温防护服、高温过滤等领域。
间位芳纶产业链中,上游主要是间苯二胺、间苯二甲酰氯供应商,下游主要是电气设备、特种防护服、工业滤料、橡胶增强等生产商。间位芳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低温聚合法、界面缩聚法、气相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等。其中,低温聚合法原料用量较少、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是应用普及率最高的间位芳纶制备工艺;界面聚合法工艺过程复杂、前期设备投资较高,但可生产高质量间位芳纶,也拥有一定应用普及率。
间位芳纶行业进入的资金、技术壁垒较高,从其研发问世一直到21世纪初期,全球市场被美国、日本企业所垄断。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间位芳纶技术研究,直到2004年才实现产业化生产,打破了国内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格局。现阶段全球范围内,间位芳纶生产企业主要是美国杜邦、中国泰和新材、日本帝人,三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占比达到93%,其中美国杜邦份额占比达到67%,处于主导地位。
我国泰和新材生产的优质间位芳纶产品与美国杜邦优质产品在性能上接近,间位芳纶行业核心竞争力较强。但从应用领域来看,我国间位芳纶主要应用在对产品性能要求较低的高温过滤材料领域,其需求占比达到6成左右,而对间位芳纶产品性能要求较高的特殊防护服、高端芳纶纸、芳纶长丝等领域应用占比较小。我国间位芳纶行业结构不合理,存在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发展状态。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间位芳纶是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纤维,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相较来说,高端间位芳纶技术开发及生产工艺要求高,但其产品附加值同样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我间位芳纶行业提升盈利能力。现阶段,我国仅有泰和新材具备高端间位芳纶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未来行业结构需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