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电子化学品种类较为繁多,根据组成成分以及应用工艺可被分为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其中通用类的产品有酸类、碱类、溶剂类,如硫酸、氢氟酸、双氧水、氨水、硝酸等,功能性类产品有显影液、剥离液、清洗液、刻蚀液等。当前湿电子化学品主要被应用在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面板、半导体等多个领域中有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几年国内电子产业快速发展,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湿电子化学品的三大应用领域对于产品的等级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对于湿电子化学品的洁净度要求较低,仅需要达到G1等级;而在现实面板领域要求有所提升,需要达到G2、G3等级。半导体器件产品种类繁多,对于湿电子化学品的要求不一,其中分立器件领域对于湿电子化学品的等级要求集中在G2级;集成电路对于湿电子化学品纯净度有着高要求,中低瑞领域(8寸及以下晶圆制作)要求达到G3、G4水平,高端领域(大硅片、12英寸晶圆制程)要求达到G5等级。
当前来看,半导体以及面板领域对于湿电子化学品需求较高,随着全球电子产品逐渐向我国转移,带动国内湿电子化学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到2019年我国半导体市场对于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量达到了33.8万吨,预计到2022年市场需求或将达到63万吨;而面板领域在2019年对于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达到38.9万吨,预计到2022年面板行业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将达到58.9万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依托于半导体以及面板产业的需求,带动国内湿电子化学品市场需求攀升,总体来看,以及到2022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总需求量预计达到172万吨,其中半导体领域占比达到36.6%,而太阳能电池行业应用占比持续降低,占比达到28.3%左右。随着需求量的攀升,我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56亿元,预计到2022年或将达到96亿元。
在生产方面,欧美、日本地区以及国家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占比较高,市场占比分别为32%、28%,排在第三的为韩国,市场占比为18%,我国大陆地区占比为12%。中国台湾占比为9%。就企业竞争方面来看,当前全球湿电子化学品主要生产企业有陶氏化学、巴斯夫、东京应化、住友化学、信越化学、台湾联仕、达兴材料、鑫林科技、东进世美肯科技、东友精细化工等,国内有晶瑞股份、科华微电子、江阴润玛、江化微等。
当前我国湿电子化学品生产能力偏低,国外目前湿电子化学品的生产企业已经能达到G5标准产品的量产,但谷内主流产能还停滞在G2、G3标准,G4、G5级产品存在较高的进口依赖,未来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我国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电子产业向我国转移,带动国内市场对于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前景较好。在生产方面,国内湿电子化学品产品纯净度偏低,在高纯净度产品方面仍旧依赖进口,未来存在一定国产替代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