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钴(化学式为CoCO3)是一种红色单斜晶系结晶或粉末,有毒,几乎不溶于水、醇、乙酸甲酯和氨水,可溶于酸,但不与冷的浓盐酸或浓硝酸作用。在陶瓷工业中,碳酸钴可作为钴盐制造和瓷器的着色剂;在有机工业中,碳酸钴可用于制造催化剂、伪装涂料和化学温度指示剂;在农业中,碳酸钴可作为微量元素肥料;在采矿业中,碳酸钴可用作选矿剂。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中国碳酸钴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碳酸钴是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国内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碳酸钴需求的增长。 在碳酸钴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超过75%,拥有稳定且低成本的原料是我国碳酸钴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19年,全球碳酸钴原料产量超过14万吨,市场消耗量在12.5万吨左右,过剩1.5万吨左右,我国碳酸钴原料消耗量占全球消耗总量的35%左右,日本碳酸钴原料消耗量占全球消耗总量的11%左右,北美碳酸钴原料消耗量占全球消耗总量的15%左右。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计划于2020年投产的矿产持续减停产,预计2020年,全球碳酸钴原料消耗量将在13万吨左右,过剩量将有所减小。
钴作为碳酸钴产业链的上游原料,目前全球已探明陆地钴资源超过2450万吨,储存量超过700万吨,全球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刚果、澳大利亚以及古巴储量之和占据全球钴总储量的70%左右,截止至2019年,刚果钴储量接近35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世界上最大的钴粉制造企业是比利时的优美科公司(UmicoreGroup)。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酸钴生产国家,国内碳酸钴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寒锐钴业、金川科技、华友钴业、格林美、百洛达等,一直以来,由于钴原料资源大多被国际巨头垄断,不利于国内碳酸钴生产企业稳定发展,国内部分生产企业开始进入碳酸钴行业上游矿山领域,在拥有丰富钴矿资源的国家进行投资设厂,扩大市场竞争优势。
为提升产品附加值,越来越多的碳酸钴生产企业选择延伸产业链,不断向下游扩张,对碳酸钴生产企业来说,目前,锂电池、磁性材料等是前景较好的切入领域。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碳酸钴应用领域广泛,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酸钴生产国家,为使国内碳酸钴行业稳定发展,相关企业应不断向外延伸碳酸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