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疫情背景下 烯烃产业进入洗牌期

2020-06-28 14:46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疫情背景下 烯烃产业进入洗牌期

  目前烯烃的制取主要有三种工艺路线:一是石脑油制烯烃,二是煤制烯烃,三是丙烷脱氢制烯烃(PDH),其中石脑油制烯烃产能占比最高,约为60%,其次是煤制烯烃,占比为25%,丙烷脱氢路线占比为14%。石脑油制烯烃为烯烃主要制取方式,但由于我国原油资源禀赋,国内烯烃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我国烯烃存在供应不足的问题,进口依赖较强。
 
  在全球市场中,烯烃的产能仍旧保持增长的趋势,未来3年,乙烯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和北美,预计各自增长1100万吨左右,合计占据全球新增乙烯产能的80%以上;而中东地区乙烯产能增速放缓,预计增量在230万吨左右。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全球烯烃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重点区域研究报告》显示,在消费端,目前聚烯烃是烯烃下游最大的衍生物,是需求的主要拉动力。在世界乙烯消费量中,聚乙烯占比达到60%以上,随着聚乙烯需求持续增长,全球乙烯需求量也在持续攀升,预计到2021年世界乙烯需求达到1.8亿吨,2026年达到2.1亿吨;在世界丙烯消费量中,聚丙烯占比在65%以上,随着需求端带动,预计2021年世界丙烯需求达到1.3亿吨,2026年达到1.5亿吨。
 
  在国内,丙烯产能在2018年增长势头逐渐放缓,2019年丙烯总供应量约为3715万吨,同比增长了11%左右。随着我国丙烯产能增长,自给率不断提升,预计到2021年自给率提升到90%以上,对外依存度持续下降。在乙烯方面,由于我国近几年密集投产烯烃项目,促使乙烯产能大幅度提升,2019年新增乙烯产能480万吨,总产能达到3080万吨,预计到2023年我国乙烯总产能将达到465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尽管近几年,我国乙烯项目密集投产,使得乙烯产能大幅提升,但预计到2021年我国乙烯供应缺口仍有四成。
 
  我国烯烃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吸引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同时中东、北美地区凭借着低廉的原料价格优势,产品主要出口至我国,对于我国乙烯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在生产方面,根据不同生产工艺划分,我国煤制烯烃企业主要有鲁西化工、吉林康乃尔、久泰能源、中安联合;混合烷烃脱氢制烯烃生产企业主要有大连恒力、浙江石化等。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烯烃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进口依赖较强,因此吸引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且同时中东、北美烯烃凭借价格优势向我国出口,因此目前国内烯烃生产企业发展艰难。从生产方式来看,由于原材料紧缺,未来石脑油制烯烃占比减少,而煤制烯烃逐渐崛起,未来将成为我国烯烃的主要制取方式。
 
关键字: 乙烯 烯烃 煤制烯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