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以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己内酰胺在我国近九成是用于生产己内酰胺,被应用在轴承、医疗器械及电气、绝缘材料等领域;其次是用于制取己内酰胺树脂、纤维和人造革等,用作医药原料。
我国是己内酰胺生产大国,2019年江苏海力、福建永荣、福建申远、河南神马、巴陵恒逸、内蒙古庆华、湖北三宁等企业均有己内酰胺新装置投产,全年新增产能约为120万吨/年,增长幅度在30%以上。随着装置全部完成投产,预计2020年我国己内酰胺产能将达475万吨/年,市场或将面临产能过剩的状况。
在生产方面,我国己内酰胺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在华北和西北地区,但为了促进完整的产业链形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技术,我国己内酰胺产能逐渐向华北地区和华东沿海地区扩展。在需求端,由于近几年尼龙6的生产快速增长,带动己内酰胺的需求稳步上升,市场规模总体保持上升的态势,但在价格方面,受苯与石油价格波动影响,近三年我国己内酰胺市场规模波动性较大,2017-2019年市场规模分别为580亿元、628亿元、620亿元。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中国乙内酰胺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我国乙内酰胺产能的提升,国内乙内酰胺市场结构发生改变,在中低端应用领域,己内酰胺产能过剩;而在高端领域目前仍需依赖进口,我国的己内酰胺供应呈现两极化现象。2019年国内已内酰胺202094吨,累计增长16.4 %。在出口方面,国内已内酰胺总出口量只有189吨。
就长久发展来看,我国作为纺织品生产大国,锦纶作为纺织产业重要的原材料,使用量较高,进而带动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也会同步增长。随着消费升级趋势下,我国纺织行业产品不断高端化发展,对于己内酰胺品质要求不断提升,促使我国己内酰胺产业的未来发展将逐渐由低端向高端方向迈进。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己内酰胺作为纺织行业重要的原材料,市场需求量较为庞大,在需求方面呈现稳步上升状态,在生产方面产能迅速扩增,因此未来己内酰胺行业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从我国己内酰胺产品结构上来看,我国己内酰胺产能较高,但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在高端领域仍旧高度依赖进口,未来高端产品的国产替代需求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