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进口依赖强 国产交联聚维酮性能有待提升

2020-06-17 19:02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进口依赖强 国产交联聚维酮性能有待提升

  交联聚维酮是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在特定条件下聚合而成的一种不溶于水、强酸、强碱以及一般有机溶剂的交联聚合物。交联聚维酮没有任何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很好的耐受性,性能优良,目前主要应用在化妆品、食品、医药等众多领域。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5年交联聚维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生成的交联聚维酮在水中具有不同的溶胀能力,呈现出的形态多种多样,有软凝胶、白色粉末或多孔粒子,可满足不同的需求。交联聚维酮颗粒的大小强烈影响解热镇痛片的崩解,颗粒大的交联聚维酮比较小的能发挥更快的崩解作用。
 
  交联聚维酮作为药用辅料早在在1990年被日本、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广泛使用。由于交联聚维酮在发达国家及地区发展较早,产业相对成熟,重点企业偏多,目前主要企业有国外主要有美国ISP公司的POLYPLASDONE系列、德国BSASF公司的Kollidon CL。国产交联聚维酮发展相对较晚,但经过数十年的追赶,技术不断提升,目前主要品牌有焦作美达精细化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字昂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山河药用轴料有限公司,博爱新开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产与进口PVPP在粉体学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粒子表面形态可以看出BASF的样品表面形态与ISP和国产样品不一样,可能主要原因是两种产品制备工艺不同而引起的,BASF样品制备过程中加了交联剂,而国产与ISP样品制备过程没有加人交联剂”,国产样品虽制备工艺与ISP相同,但其功能明显差于ISP样品,因此国产样品制备工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国产与进口样品在溶胀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进口PVPP膨胀率明显大于国产PVPP,且进口PVPP膨胀率是国产PVPP2-4倍。进口产品最大吸水量和吸水速率常数均大于国产样品,说明进口样品作为崩解剂应用于产品中明显优于国产。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国内外不同厂家的PVPP物理化学性质基本一致,但粉体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导致制剂功能性质的差异。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粒子的团聚程度和形态及粒度分布。PVPP产品生产工艺的完善和提高是促使其应用性能一致的根本途径。
 
关键字: 交联聚维酮 PVPP 药用辅料